经济扩张的合理限度,是指投资、消费与出口增长的特定约束条件。
这些约束条件包括:资源约束、需求约束和效率约束。
所谓资源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人、财、物的限制,主要原因在于,任何经济扩张都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供给为支撑,而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内资源供给是有限的,因此,一旦经济扩张超过资源供给限度就会造成“瓶颈制约”。
例如,投资扩张会受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与资金投入等要素供给的限制,居民消费会受支付能力和消费品供给等因素限制,而出口则会受国内货源供给限制等等。
供应链作为一个复杂的关系网,采购、物流、仓储、制造,每一个环节的资源都不是无中生有。
我们应该在充分的认识并掌握各环节约束之后,将他们调整到最佳的对接状态,每个环节的资源配置都既能满足需求,也不会有较多浪费,这才是一个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应有的状态。
所谓需求约束,是指供给扩张会受市场需求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生产活动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唯利是图或尽可能获利是供给扩张的出发点,但是,只有在投资品或消费品供给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以合理价格销售出去后,经营者才有可能获利或实现利润最大化。
所谓效率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
由于这种规律的作用,当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后,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的现象,也就是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边际收益不断下降的现象。
经济过热大致区分为4种类型,即投资型经济过热、消费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与整体经济过热。
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投资、消费与出口既有可能同时扩张,也有可能单独冒进,甚至有可能逆向发展。
经济发展是否处于过剩状态: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这是判断经济过热重要标准。
(2)能源原材料需求供应紧张加剧,价格上涨过快。
(3)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
(4)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时常发生生产事故。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等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表现。
经济过热可以分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
由于居民消费旺盛而导致的经济过热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
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在一个投资项目完工后,由于没有出现预期的市场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堆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
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指的是投资相对市场需求过度。
第二,投资规模过度展开,超过了财力负担能力,使得投资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
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是投资规模相对于财力负担的过度。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一国就要利用紧缩性政策来压制通胀,但是这时候社会总需求会下降从而经济速度增长变缓或者出现负增长,这就可以形象地称为经济"着陆”。
如果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经济下滑速度过快,这可以叫做经济硬着陆。
如果一国较好的实行了紧缩政策,使得过快增长的经济速度平稳的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缩和失业,就可以叫做经济软着陆。
2023年1月5日周四,美国ADP研究院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022年12月ADP就业人数增加23.5万人,远超普遍预期的15万人以及前值12.7万人(修正值18.2万人)。
然而,工资增速暴跌,2022年12月工人年薪同比增长了7.3%,较上月薪资增速7.6%回落,回落速度为三年来之最。
从这个意义来看,美国完成了通胀的软着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