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大学,很多人都会寻找一个组织,想锻炼下自己,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认识些朋友,当然也有丰富下课外生活的目的。要么参加社团,要么参加学生会。这2个群体是我们锻炼的最好地方。
也会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参加,他们也组成了自己的组织,那就是以寝室为单位,或者以几个人为团体的组织。
我也不例外的参加了学生会,不过是系里的,在参加校学生会的时候,因为每个班只给1个名额去竞选。结果我和班里另外一个同学竞争,最后票数一样,我主动弃权。因为和我竞争的是寝室的隔壁床的室友。
我因为爱好文学,参加了文学社,学校的文学社还有个很诗意的名字——青橄榄文学社。我刚加入的时候,整个社团有200多人,突然发现爱好文学的同学还真不少。
刚进文学社,我选的编辑部,主要工作就是每天负责审稿,特别是学校的征文,广播站约稿,基本都是我们编辑部的事情。还有其他部门,我也没太在意。因为我是奔着文学而来,肯定是想在文学这个方面大展拳脚。
只可惜进入文学社一个月后。发现和自己想的差太远,征文也没做,广播站约稿也没人投,我作为一个社员,有些看不下去,主动找到我们社长,和他沟通后。他对我说,不要太急,事情可以慢慢来,这些工作不需要我来担心,他会安排好的。
大约过了半个月,社团真的开始征文了。我也投了稿件,因为我是编辑部的,所以优先被加入备选名单,只可惜在最后评奖环节,被淘汰了。
最后编辑部的部长告诉我,不是我的作品不行,是故意淘汰我,把名额让出来,给学校投稿的同学。我这才明白缘由,索性还更加高兴,现在想想也许当时只是部长的一个善意的谎言呢?
我整个大一下来,从未缺席社团的任何一次活动。每次我都比较主动,并且每次活动结束,都是最后走的。
到了大二,又招了一批社员,社员数又增加了。社团开始换届选举各部门部长,我也报名参加了。别说还挺正规,先要面试,然后笔试,最后演讲。
演讲环节,参加人数比较多,就我们编辑部,竞选的也有20多人,每个人自由演讲,不限主题,你只要内容健康就可以了。演讲完由台下的社员们参与投票,每人投票人数在3个人,然后在3个人当中选出最高的。这个人就当选了。
我经过一番激情的演讲,自我感觉良好,台下的同学也是笑声,掌声不断。我没有说太多的官话,只是说了一些比较实际的工作,以及后期我做部长,我会如何去管理编辑部。发了比较大的宏愿。
最后我还真被选上了,票数都过了近200票,可以说到场的人基本都投了我的票。我也是非常高兴,后来才知道,这些票都是副社长白送给我的,因为是他唱票的,原来都是内定好的,我早就是他们老部长们的最佳人选了。
当选部长后,我的时间大部分都给了社团,虽然官不大,但是我想做事。我因为喜欢听广播,然后找到了一档关于文学的朗读节目。我就试着投稿,结果被选用了。我记得那题目叫《父亲的另一种诠释》。当时通过广播听见主持人读着我的文章,我非常的感动。我特意邀请班里的同学都一起听听。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连续投了10几篇,最后被选中了5篇。后来我干脆把投给社团的优秀稿件全部投给了市广播电台。
也因为这密集的投稿,节目主持人邀请我去广播电台做一期节目,就是采访我。然后,过了一把做嘉宾的瘾。
后来我和这个市广播电台建立了合作,就是我给他提供稿件,然后她给我一些稿费,那时候稿费就是20元的购书券。稿酬不多,但是可以在广播里听见自己的文章,已经感觉很幸福了。
我又邀请了主持人来学校做节目,并且做了一次很轰动的关于写作的讲座,还请了其他市里作协的人。整场活动都是我策划和组织的,直到最后我通知社长,社长都大吃一惊。觉得我是不是在开玩笑。
通过这次活动,我被社长刮目相看,也被其他社团同学羡慕。也是因为这次活动,我在社长换届的时候,成功当选了社长。
我做了社长后,开始第三次新招社员。我把工作全部安排给下面的部长做,结果来社团报名的只有50多个人。当时我看到数字后,很是恼火,因为兄弟社团都是200多人。而且有的像啥绿色家园,口才协会的都是刚成立社团也有100多人。
我随后自己亲自去大一的班里演讲。在他们上晚自习的时候,那一晚我一口气跑了4个系,近20个班级。首先去的是我自己的系,政文系,我在这个系花的时间比较长点,我用发自肺腑的演讲感染者每个大一新生,还记得我的最后结束语“加入文学社,我会给你们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时宣传的时候,就有同学举手愿意参加我们社团,我还告诉他们,不一定要走文采,其他才艺也可以,比如会点艺术,会点其他都可以。因为我们社团还有其他可以锻炼的部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煽动下,第二天陆续来了100多人报名,果然本系学弟学妹最多。看来都是来支持我这个学长的。
因为我这次演讲,也让其他部门的负责人,看到了我的付出,特别是我为社团的那颗责任心。大家也都愿意配合我的工作,工作也很顺利的开展。
大三我除了上课,偶尔去下图书馆,剩下的时间全部给了社团。接下来做了几个大活动,特别是举办了市里5所高校的文学联谊会,当时规模也轰动了市电台和市日报社,到时日报社给了正面半个板面,报道我们这次联谊会,题目——象牙塔内呼唤绿色文学。我办的第一次,以后其他学校轮流举办。
还有一件事就是把社团的期刊,也是耽误了近5年没有在刊发期刊了,包括学校也没有刊物,因为刊印期刊,我还专门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希望学校可以支持些经费。
开明的校长立刻给我回信,写上同意。并且让学校文化宣传部长直接找我对话。表示支持初期刊,让我把预算报到学校。我很快的把预算报给了学校,学校给我拔了经费。期刊也顺利的刊印出来。
我第一时间让人把期刊送到校长室,同是分发到各个系,以及各个社团班级等。也就是这一次出期刊,让我的社团在学校又提升了档次。
作为一个从社员到社长我总结下几个潜规则:
首先你要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无论你参加何种社团组织,你都要埋头去做事,不要老想着做多了会不会吃亏,不要老是做那些表面形式工作。把每一件事都要当成事情去做,不管大小,不管对你是不是有利。
其次,你要主动去创新和创造,走别人没有有过的路;
在社团,其实就像一个公司,你也管理不少的人,只是他们和你没有利益冲突,大家都是比较单纯的因为一个爱好,或者一个想法走到一起。你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懂得创新,懂得主动去做,不要等着别人来安排你,你才去做!你还要尝试去走别人没有有过路,你才会发现很多的不可能。
最后,就是坚持不谢,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当然即便你是社员也要有责任,比如开社团大会,你就必须到,如果这个责任都没有,你也不会在社团有何作为。又比如你前面都做的很好,突然中间有段时间又不要继续做,半途而废其实最无奈,很多社员都是做了一段时间,新鲜感过了,也就淡了下来。
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可以坚持,可以更好的担当,你也会被社团的领导看重,也会得到提升和锻炼。
其实,大学社团有很多,那么你需要看看自己真正喜欢那样的社团,你进入这个社团能不能给你些学习的机会,当然机会还是需要自己争取。
如果你还在大学,那就参加属于你自己的组织,它一定会给你一些帮助,在为人处世方面,沟通交际方面。
社团是你在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无视它的存在!也许你可以遇见你的她,或者遇见她的你,又或者你可以锻炼自己,又或者可以给你荣誉!
加入社团,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