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实题材电影的变迁史
今年,在电影行业,有两个事比较让人欣慰,
烂片石沉大海,甚至影院一日游,
好片凭借口碑屡屡逆袭,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部电影:
一部是《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一部是《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这两个故事,没有关于离奇的背景设置,
没有强大的流量卡司阵容,
都是关注小人物悲喜的故事,
却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度,
除了故事本身的亮点,
以及人物所引发的共鸣感,
我们其实更想去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他们会火?
为什么不再是都市爱情、校园青春、奇幻大片呢?
一方面这与此类片子质量参差不齐、层出不穷,过度消耗观众缘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小人物题材类型的故事多年的缺席有很大关系。
仔细想想,从头到尾一直拍小人物的故事的导演,国内似乎就只有贾樟柯。
贾樟柯从《小武》、到《站台》、《三峡好人》、《天注定》、《江湖儿女》等作品,
贾科长一直关注着社会边缘人,而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从小偷到文工团演员,
从国家工程下的拆迁户到被逼无奈要去反抗的劳苦大众的群像,
贾樟柯的小人物版图一直在扩张着,
集中佐证着小人物在历史洪流变迁中的焦虑、无奈和困惑。
但由于贾樟柯导演影像叙事特有的缓慢的娓娓道来的风格,
以及非常风格化的表演,导致观影门槛比较高,
不过近几年随着大众影视审美水准的提升,贾樟柯似乎越来越容易被大众接受,
想要扩宽小人物故事的传播边界,需要有类型化的尝试,
于是便有了宁浩的《疯狂的石头》,
疯狂的石头一种荒诞幽默的多线索影像叙事风格,将片子的娱乐性推向了一个高潮,
之后宁浩又推出了《疯狂的赛车》,
之后出现的类似的模仿之作,基本上都没有超越过《疯狂的石头》,
甚至把这种类型故事的路给走窄了,重叙事技巧,而轻小人物的真实感,
让整个故事只剩下闹剧一场,缺了共鸣感和代入感。
提着心吊着胆也许创作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宁浩之后便推出了《无人区》,
创立了另外一种小人物的影像风格——黑色犯罪电影(中国西部电影)
无人区《无人区》的故事背景更像好莱坞电影中的西部世界,
除了蛮荒之外,还是无法无天的三不管地带,
这让《无人区》遭遇了雪藏后四年多后才重回大荧幕,
小人物的世界除了荒诞戏谑,还有着残酷和冷漠,
于是这类题材开始其他维度的尝试——黑色幽默犯罪题材,
心迷宫忻钰坤的《心迷宫》用环形叙事技巧完美地讲述了几个小人物的恩怨纠葛,
曹保平的《追凶者也》也是此类题材类型的尝试,用了三个主角的视角串联故事,
当然除了故事完整有趣之外,可能最被人诟病的是太多巧合,人物失去了某种真实感。
在人物塑造上,《追凶者也》还不如曹保平的前两部《李米的猜想》和《烈日灼心》真实。
爆裂无声同样的问题依然出现在忻钰坤导演之后的作品《爆裂无声》上,
太注重影像上的形式感和暗喻的表达,反而削弱了人物的自然感。
因为这类题材还是没有“破圈层”,为更多大众所熟知,
所以在现实题材上,我们又更近了一步——“魔幻现实主义”
一群癌症患者吃“假药”吃得很开心,国家要整治,救命还是依法?
这个故事魔幻吧?这就是《我不是药神》。
两个笨贼抢银行,作案工具摩托车挂电线上,还抢了一堆手机模型?
这个故事也魔幻吧?这就是《无名之辈》。
真的很开心,现实题材电影越来越会抓内容痛点了,
抓到痛点,就是会有泪点、笑点、共鸣点了。
《我不是药神》抓的痛点是“人的生死选择”,
《无名之辈》抓得痛点是“人穷则志短的尊严”。
(二)为什小人物的故事会缺席?
摇滚歌手给财神卖唱(1)资本和商业的绑架
无利不起早,局限于现实题材本身的体量不会太大,
故事背景和人设缺乏商业植入和回报,
现实题材似乎一直是各大影展或者国家扶持的“小项目”,
并没有受到资本的青睐。
由此形成某种恶性循环,
创作者们一窝蜂去拍喜剧、爱情、古装玄幻等题材,
现实题材的创作者少之又少。
不过从今年起,情况会好转一些,
资本看重这个市场空缺,一窝蜂投资现实题材故事,
能不能做出爆款来,就要看各家本事了。
(2)创作者们普遍对身边小人物的漠视和不关心
大闹天竺太多的影视作品塑造的小人物假、大、空,
只沦为他们电影叙事的工具,
体现出了他们一直以来对这一群体的忽视,
其实我们会发现,真正会关心小人物命运的创作者们,
都会赢得口碑和尊重,
非常巧的是,上面提到的三位导演正是这么做的,
从他们的处女作中就能看出来:
贾樟柯的短片《小山回家》讲述了民工王小山在春节临近回家时的一段遭遇,展现了“近乡情更怯”的困惑;
小山回家宁浩的处女作《香火》讲述了信仰崩塌的故事。时值年关,和尚赖以生存的佛像塌了,为了修葺佛像,他开始了漫长的筹钱旅程;
香火文牧野的毕业联合作品《安魂曲》讲述了为了救女儿命,将自己亡妻卖与他人冥婚的故事,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小人物的痛苦抉择。
安魂曲正是用“小津安二郎式”的平等对话的视角在创作小人物,
让观众跟故事中的主角产生了强大的共鸣感,
这也是他们故事之所以优秀的原因。
(3)审查的限制,很多好故事无法登上荧幕。
浙江叔侄奸杀冤案记得当年浙江叔侄的奸杀原因前因后果非常之曲折离奇,但因为涉及到太多敏感的话题,不能被搬上荧幕。
盲井当然,还有一些搬上荧幕的一些现实题材故事也遭遇了不少的坎坷。
天注定(三)小人物故事的春天来了吗?
有了《我不是药神》的口碑和票房的带动,
想必会有一大波的资本会紧密关注这一题材,
也会有很多影视创作者们留意好的小人物素材,
但是见惯了影视市场的跟风现象,相信观众们也会擦亮眼睛,
如果糟蹋了这个题材的红利期和口碑期,
出现一大帮假的悬浮的现实题材故事,
也许近几年这个题材 又会凉一段时间。
希望创作者们不要完全被资本绑架,
不要忘记初心,尊重故事中的小人物,
在政策和审查制度方面游刃有余,
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