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秦人的故事】117、功高震主

【老秦人的故事】117、功高震主

作者: 枫离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21:33 被阅读10次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其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魏武侯即位以后仍然萧规曹随,继续他父亲的路线。

传说,魏武侯来到吴起治理的河西地区,跟吴起有关这么一番对话。

魏武侯和吴起顺流而下,看到周边的山河大地,不由感慨说: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说:在德不在险。当年三苗氏有洞庭彭蠡之险,却不修德义,被大禹所灭。夏桀所居,左有河济,右有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但是他却暴虐无道,最终被商汤所灭。而殷纣,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不修德政,被武王所灭。

由此观之,国家兴亡在德不在险,如果君王不去修习德政,则船里这帮人翻脸就是您的敌人。

这里面其实阐述的就是人心向背。这种德治的观念最早起于周初,周朝灭商以后,以殷鉴不远为思想,试图去找寻为什么殷商会灭亡。

后来周朝人发现,殷商之人崇信天命,但是神鬼却没有保佑他们。只有以德治国,才能聚拢人心,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讲,山河、武器之险是必要的。但是光有这一点是不够的。

例如说,在农业文明时代,实际上大地之上有石油,有煤矿,但是整个农业文明并没有进行开发,是因为没有人懂得利用这些资源。山河、武器必须要有人去运用,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如果人心不聚拢于此,山河之险也会成为自身的对立面,威胁到自身的安全。

但是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古往今来的人都没能做到,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武器装备、山河险要是眼前所能直接见到的。而人心向背是虚化的存在,他很难直接捕捉到。

其二、越有权势的人越愿意有人吹捧他,自然就遮蔽了真实的情况。

其三、人心向背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毁灭同样如此),而武器装备的制造是一个短期行为。

而另一件事情是,魏武侯要挑选宰相。从这里可以看出宰辅制在魏国已经出现了,宰辅制度出现有什么好处呢?

其一、国家权力决策和国家执行部门分开,加快了政务的处理速度。

其二、君王自主任命宰辅,就缔造了科层制国家的雏形

魏武侯面前有两个人选,一则吴起,二则田文。

魏武侯最终挑选了田文为相。这就激起了吴起的不满。

吴起就来问田文说:我愿意和子论功,可以吗?

田文说:你愿意比,那就比吧。

吴起说:我与士卒同甘共苦,率领三军攻伐各国,你比得上我吗?

田文说:比不上。

吴起说:我治理百官,爱戴百姓,充实府库,你比得上我吗?

田文说:比不上。

吴起说:我治理河西地区,使得秦人不敢犯魏,韩、赵二国俯首称臣,你比得上我吗?

田文说:比不上。

吴起说:既然如此,这三件事情你都比不上我,你凭什么位居我上呢?

田文说: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在这个时候,你说让我执政好,还是您呢?

《史记》记载,吴起听到这番话以后,

起默然良久

然后说:应该是您。

田文说:这就是我位居你之上的原因啊。

这里特别注意,吴起想了很久才回答,吴起想什么呢?

那么,吴起和田文相比,真的不如他吗?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另一个人,我们在讲春秋的时期,齐桓公曾经和管仲有过一番话。

管仲就提醒齐桓公说:不可任用鲍叔牙为相。

为什么呢?

管仲说:鲍叔牙,君子也。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从来不贪污受贿,不懂得去聚合百官的能力,不可以为相。

这就是说明,宰相作为百官之长,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聚合百官的能力。而吴起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吴起是一个技术官僚,并且性格急躁,是不适合为相。

并且,吴起有这么多功劳,功高震主,并非好事。

虽然魏武侯是君,吴起是臣。但是吴起是魏文侯的老臣,在权力博弈过程中,魏武侯必然会忌惮吴起。再说了,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君臣真的那么固定吗?要知道,韩赵魏三家原来也是臣。

魏武侯执政以后,战事也是节节胜利。不断地伐齐,伐楚,伐秦。

而吴起巴望着相国之位,这是有原因的。

前面说过,吴起早年发下毒誓,

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最后导致他母亲去世了,他也不回卫国。

所以,他为人刚强有余,而柔弱不足。

于是一直等到了田文去世。按道理,论资排辈都应该是吴起了。

结果魏武侯指定公孙座为相。

这样一来,朝野震动。人人传言说,公孙座是武侯的女婿,所以为相。

但是,在这种局面下,吴起其实已经很危险了。为什么呢?

吴起有功,有威望,还是老臣,但是公孙座啥都没有。不仅魏武侯忌惮吴起,公孙座更是处心积虑要弄死吴起。

公孙座这种心思,连他仆人都看出来了。

于是他仆人跟公孙座说:要把吴起弄死,不难。

公孙座喜不自禁,说:奈何?

仆人说:吴起为人,注重名誉。您跟主上这么说,吴起有功,若是被他国所用,对我魏国是非常不利的。

于是公孙座如是招办。

魏武侯就问说:那怎么办啊?

公孙座说:您让公主嫁给吴起,如果吴起收下了,说明他有留魏之心。如果不收,我们再考虑下一步。

魏武侯点头称是,于是急忙让吴起从河西回来。

吴起回到魏国,就被公孙座拦住了。

公孙座就跟吴起说:君王召你回来,必有要事相托。您也知道,朝野上下,对我为相之事多有微词。我在家摆了宴席,权当为你接风,也好清除谣言。

吴起于是就和公孙座到了他家。

在宴席途中,公孙座的夫人就出现,对公孙座是又打又骂,吴起在旁边看得心惊胆颤。

公孙座连忙赔不是,吴起只好虚与委蛇地寒暄。

吴起心里想,这种悍妇要是娶回家,可就完了。

第二天,魏武侯就召见了吴起,对他说:寡人膝下有爱女,希望许配与你,如何?

吴起一想起昨晚之事,怎么敢娶公主。

于是推辞说:吴起只是一个粗鄙之人,不敢娶。

魏武侯再三劝,吴起就再三推辞。

魏武侯心中就对吴起有所猜忌,就不再信任他了。

公孙座暗地里再释放出吴起谋反的谣言,这样一来,吴起深知魏国庙堂不再容他。

于是愤然辞官,前往楚国。

而在《吕氏春秋》里面,陷害吴起的人,并不是公孙座,而是一个叫做王错的人。

吴起当时治理河西,王错就跟魏武侯进谗言。

魏武侯就召见吴起回国,吴起已经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吴起走到岸门,停下车,回头遥望西河。眼泪一行行涌了出来。

他的车夫说:我私下观察过您,您舍弃天下,如同舍弃鞋子一样容易,何以此时痛哭呢?

吴起说:如果君王信任我,我竭尽全力,可以辅佐君王成就霸业。但是现在君王听信谗言,恐怕西河之地,将会失陷于秦国,魏国将会衰落了吧。

相关文章

  • 【老秦人的故事】117、功高震主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其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魏武侯即位以后仍然萧规曹随,继续他父亲的路线。 传说,魏武...

  • 老秦人

    纠纠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近段时间刷了《大秦帝国》,果断追剧,连刷两遍,舍不得放下。又连读了孙皓晖先...

  • 【老秦人的故事】9、秦之霸业

    书归正题,一直讲春秋历史,结果把秦人忘了,可就偏题了。我们在第一讲讲到秦族的发展历史。(见,【老秦人的故事】1、秦...

  • 【老秦人的故事】56、绝命政变

    讲完了晋平公的一生,就该讲讲另一大国楚国的君王,楚灵王。 前面讲过楚灵王造了一座大宫殿,名叫章华宫。然后非要鲁昭公...

  • 【老秦人的故事】94、天命之年

    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事业逐渐发展。此时他很有理想,毕竟这时的他还是个年轻人。 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往往会束缚在他某个...

  • 【老秦人的故事】104、终极价值

    孔子从匡地能够幸免回到了卫国,住在了蘧伯玉的家中。 但是却引发了一起绯闻公案。 卫灵公那位美而淫的夫人南子,听说孔...

  • 【老秦人的故事】112、内在逻辑

    前面,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欧封建制度和西周的封建制度大体类似,何以西欧走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走入了皇权...

  • 【老秦人的故事】77、复仇之路

    上面我们讲过,伍奢被杀,伍子胥逃亡海外。那么伍子胥是如何逃亡的呢? 伍子胥首先打算出楚国去宋国。 他为什么出宋国呢...

  • 【老秦人的故事】81、吴国崛起

    吴王阖闾夺权成功以后,就让伍子胥做行人。 吴王阖闾对伍子胥说:寡人想要让吴国强盛而能够称霸,您觉得应该怎么办? 伍...

  • 【老秦人的故事】82、孙武练兵

    上面说到,吴国在伍子胥和吴王阖闾的执政之下,国力逐渐强大。两人厉兵秣马,就想对强大的楚国发动战争了。 因此他们通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秦人的故事】117、功高震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z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