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小驿读书文史赏析
读书笔记《撒哈拉不哭:三毛传》:一个传奇的女性,一种别样的人生境

读书笔记《撒哈拉不哭:三毛传》:一个传奇的女性,一种别样的人生境

作者: 柚孑君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09:04 被阅读372次

    六岁,正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年纪。可那时的三毛并未能亲近自然,而是被交付给了学堂。这并非三毛所愿。她迷恋的其实仅仅是飞扬的柳絮,明媚的河堤,还有街旁的老树枝。这就是她逃学的正当的理由。

    一、她的拾荒爱好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三毛的幸运就在于无论她有着怎样古怪的个性,怎样偏执的想法,甚至怎样不堪的爱好,她的父母总是站在支持的一方。在得知女儿拾荒梦想之后反而投其所好。一个周末,陈嗣庆夫妇在海边散心,他们弯着腰在海滩上苦苦寻觅了几个钟头,捡到了两颗彩石,立马送给三毛,三毛收到后十分激动,将它们取名为“痴心石”。

    她说:“我相信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父母和女儿之间,终于在瞬间,在灵性上,做了一次最完整的结合。”在三毛眼里物品向来没有贵贱。而他们拾起又赠予的是满载爱意的也便是无价的。

    我想家长对于孩子的特别的爱好的支持,是孩子能够坚持的最好的动力和帮助。这一点在三毛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我们熟知的三毛以及让人津津乐道跨国奇遇。

    二、书读的越多越无知

    书读得越多就会觉得自己越无知,三毛也自然会有这种感觉,所以她又想好好学习历史和科普类的文章。三毛便读了《九国革命史》、《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不但如此,刻意培养三毛的母亲,开始让三毛接触一些浅显的英文小说,因为书中大多是对话、图片的形式,三毛总能轻易理解,就这样三毛读完了英文版本的《李伯大梦》、《无头骑士》、《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同幼时识字一样,三毛在读书中学会了英文。人常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用在三毛身上却已不再合适。那时的她俨然成了一个杂家。上至浩渺星辰,中到历史变迁,下至飞沙走石,她都略知一二。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索性不读书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读书确实会让你觉得自己渺小和无知,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的收获往往也是丰盛的。再者来说,我们读书是在扩展我们的知识边界,知识的边界拓宽以后需要有更多知识来填补这些空隙,填补空隙的过程中你的边界又会被拓宽,这样就会让人有越读书越无知的假象。为了填补这样的空隙,适当的做读书笔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三、老生常谈读书的好处

    三毛沉浸在自己勾画的阅读氛围里,每读一本著作,就仿佛经历一段人生,那里有她未知的桃花潭水,还有她迷恋的荒野人家。对各异的文风著作的浏览,也为三毛日后的自成一派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读书的好处我再我的各种读书笔记或者文章中提过的次数太多了,这里再说就显的啰嗦了,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请多读书吧,朋友们。如果你觉得读书很无趣,那么试试读读这种简单的无法再简单的读书笔记把!

    四、逃学是个技术活

    每个特立独行的个体都会历经一段平庸乏味的人生,三毛也不例外。升入高年级后,她同每个学生一样,被学习的压力和考试的竞争摧残磨砺着,哪有人还会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乌托邦里编织美梦。可三毛终究又是不同的,她将离校定义成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便又开始了三番五次的逃脱。

    看到这本书可能有点晚了,如果我读书时看到这段内容,也许也会用这样的理由逃避学习的。当然我有庆幸当时没有逃学,也就养成了现在无书不欢的习惯,当年我又何尝不是偷偷的把杂书夹在教科书中阅读呢,我不是要现在的学生学习我这种阅读习惯,但这也的确让我比同龄的孩子更早的进入社会,其实就是在书本中演习尔耳。

    五、感情的起点

    追逐。于是我们抛下了梦想,丢弃了行囊,却也失去了真正的方向。虽说流浪是她的天赋,但她却始终铭记着内心的渴望。三毛好似一片云,看似去留无意却有着自己的方向,看似时卷时舒却又是其心之所向。

    说起三毛的初恋她说是在小学,是个光头男孩,其实不过是找到了和他一样特别的人,一个是发型的特别,一个是灵魂的特别。而作者的段落归纳方式也很特别,我喜欢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温婉,这样的书读起来也会让人感觉更加的畅快。

    六、和哑巴交朋友

    他们蹲在走廊水沟边,捡起碎石,在泥巴地上,她问那人什么兵?沟通方式,边笑边在地上画着“吹兵”,三毛笑了,心想还是个特殊的兵种。和哑巴做了朋友之后,三毛便当起了小小老师,在地上写下了“炊”字,并手舞足蹈地解释着“吹”和“炊”的不同,哑巴顿悟,一直打着自己的头,在地上写了个“茶”,三毛知道哑巴是要写“笨”字,于是也打了一下哑巴的头。远远观望,这应该算是尘世最美好的画面,清晨的水沟边,一大一小两个顽童,时而对视大笑,时而活蹦乱跳。

    哑巴离开的时候给三毛留了联系地址,他们本来可以书信来往的,可是老师把这一切给毁了!

    在散文《炊兵》里三毛这样写道:“那是今生第一次负人的开始,而这件伤人的事情,积压在内心一生,每每想起,总是难以释然,深责自己当时的懦弱,而且悲不自禁。亲爱的哑巴‘炊兵’请求给我一封信,好叫我买一大包牛肉干和一个金戒指送给你可不可以?”

    这样的朋友请给我来一打,然而对于三毛来说这并不是快乐的事情,甚至为她之后的心灵上变化埋下了种子,在老师的阻挠下这段本应该十分美好的友情却变得支离破碎,甚至成为了终生的遗憾。

    七、逃出教室去坟地

    想要逃离的渴望愈来愈强烈,在那场压抑与爆发的博弈中,她不愿再懦弱。三毛选择逃学,或许甚是想念年幼时陪伴她的那个坟场,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曾经的她还不懂悲伤为何物,如今的她却被伤得体无完肤。带着不一样的心境,走向了相同的地方,三毛成了六张犁公墓的常客。那时的她还走遍了好多墓地,有北投陈济棠先生的墓园,有阳明山公墓,还有一片没有名字的坟场。在三毛心里,世上再没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三毛喜欢坟场的安静,在那里她总是可以认真看书,再无人扰她清梦。

    她逃学不是因为失去了哑巴朋友,而是因为他数学成绩老师变着法的羞辱她。老师在她的脸上用墨水鬼画符,还让她在走廊上供其他同学取乐。谁都知道这样的老师是不称职的,然而恰巧三毛拥有这样一个老师,也因为这个事件,让三毛性情大变,变得冷漠,变得暴躁,变得自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撒哈拉不哭:三毛传》:一个传奇的女性,一种别样的人生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cg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