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读后感一

作者: 雪舞嫣然 | 来源:发表于2019-10-03 21:23 被阅读0次

《在人间》这本书我读的很慢,因为工作的忙碌,因为背景的不同,因为对底层人的思想的不了解,因为自己情绪的不稳定,很多很多原因,读了将近一个月,一共330页的书籍,此刻也还有40页没有读。

这本书中,我记得啊廖沙前后有两个阶段在野外睡过觉,一个是他捡破烂的时段,一个是他为主任看管工地的时候。这两个阶段都是以大地为床,铺些干草为褥,以黑漆漆的天宇为被,以星星为灯。

这种生活,除了特殊情况,一般只有很穷的人才会面对。然而在啊廖沙的言语中,我看到了一种只属于他的快乐,这引的我思考了一些关于人生的道理,然后我明白了啊廖沙的这种快乐。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如意接踵而至。我们或激烈地面对,或委婉地忍受,或远远地避开,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无论我们终将走向的是否相同,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我们站不到别人的角度,不能评头论足。

但我,更喜欢啊廖沙的这种坚韧、直接和洒脱。有些时候,我们若能像啊廖沙那两个阶段的生活一样,或许面对贫穷困苦,但不用去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去考虑身边人的想法,真真实实地做一回自己,那是多么惬意呢!

我想起了幼年时和姥姥一起夜晚在打麦场看麦垛的情景,尽管姥姥在她家麦垛旁的地上铺了一层很厚的褥子,但我依然觉得背部好硬,而且微微的凉风也不住地灌进被窝里,可是我却是那么地开心,看着天上的星星时时地眨着眼睛,我的心欢悦地跳动着。

后来再也没有那样的机会了,人慢慢地长大了,周围的生活全部变了,天地间这样的场所再也不适合我了。尽管如今生活条件宽裕,事事也还算如意,但我已成了温水里的青蛙,不愿意去吃太多的苦,但打麦场夜晚的那种美好,却是再也找不到了!即使曾撺掇家人一起去露过营,与虫蛙共眠了一回,心情也很好,但,却没有找到那种欢悦!

想着想着,我又想起了《月亮的六便士》里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一个薪水不错的银行人,最后抛弃妻子,不顾世俗,追逐着梦想寻找生活,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有时候我就在想,框框里的规矩,到底给了我们每个人什么。或者换句话说,金钱、权利,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这个过程我们真的快乐吗?没有很多钱,我们或许生活的很平淡,但我想快乐才是我真正需要的,这个快乐,就是做自己!

相关文章

  • 坚韧的灵魂

    ――《在人间》读后感 王婷婷 《在人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小...

  • 《在人间》读后感一

    《在人间》这本书我读的很慢,因为工作的忙碌,因为背景的不同,因为对底层人的思想的不了解,因为自己情绪的不稳定,很多...

  • 《在人间》读后感

    《在人间》是《童年》的后续,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之二,其实这段时间主人公阿廖沙还没有真正长大,按年龄来说和现在的初中生...

  • 《在人间》读后感

    《在人间》是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 说到高尔基,大家一定很熟悉,是前苏联作家诗人、评...

  • 《在人间》读后感

    在我的书桌上,静静的躺着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在人间》,它与《童年》,《我的大学》合称为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

  • 《在人间》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之中的第二部——那就是《在人间》。 《在人间》主要讲了...

  • 至味在人间读后感一

    至味在人间读后感一 有一种幸福叫做身边有位吃货。 前几天无意中在网上发现陈晓卿老师曾出过一本叫风味在人间的书,...

  • 《在人间》读后感1

    阿廖沙在还未读书之前是个可以任意撒欢的孩子,如果遇到生活的苦难他也许就会像外婆一样一直忍下去,一生平凡而又简单无意...

  • 《在人间》读后感二

    《在人间》读着读着,我就跟着啊廖沙一起悲伤起来。街道旁处处是臭水沟,平民百姓个个没有生活追求,整天说着卑下的话语,...

  • 他们并非失格,而是与那个社会水火不容(1)

    本文主要是一篇关于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读后感 准确的说是《人间失格》+《维荣之妻》+《斜阳》 他一直在小心地扮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人间》读后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cj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