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场所,暧昧的气氛,吉他,香烟,酒,美女,旅行,低沉或中性的嗓音,得不到的爱人,回不去的过往和到不了的远方。以上这些元素构成了民谣的大多数意象。
喜欢民谣的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喜欢的又嗤之以鼻,觉得言之无物。
这种情况是每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出现时必定所遇到的瓶颈,正如周杰伦横空出世时,也并不能一下子被主流接受,周杰伦也曾遭遇民谣歌手的困境,为什么近二十年后一切都变了?
他们说,我觉得听民谣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什么是民谣?传统意义上的定义为“民间流行的、赋予民族色彩的歌曲”,但在当下的音乐环境中,似乎脱离了民族色彩这个范畴.。广泛的传播,让它更与文艺和文艺青年这个标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而有故事的人往往更有魅力,当一个人自觉修养和审美高于其他人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鄙视链:听民谣的鄙视不听民谣的,不听民谣的也鄙视听民谣的。彼此不肯互相理解,不肯承认,形成鄙视闭环,又叫作鄙视永动机。
在还未形成广泛的认知之前,民谣只是一种极其私人的音乐形式。对于较真的人来说,认为其乐理简单,歌词毫无逻辑,这都是事实存在的问题。有些人看不上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想要与正统接轨,就需要专业的乐理支撑,歌词需要情绪引导和叙事逻辑,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抓住大众的情绪流,不然与民科没有差别——自以为高深莫测,实则索然无味。
而在专业人士眼中:就会几个和弦,一点技术含量没有,宣扬抽烟喝酒风花雪月,就能得到巨大的传播效果,那埋头研究的学院派的人自然不服。
大部分民谣(当然也有优秀的,满足优点的)相当于音乐人自己写的日记,缺乏高级的音乐技巧,靠歌词打动人,但又表达得太过隐晦,导致听众不了解故事,不了解歌手根本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比喻也是天马行空,会气死语文老师,所以现在网上众多专家抨击民谣作词违反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则, 是有其道理的。
从另一个角度将,民谣就是把写作中的一个缺点放到了音乐中:自嗨。
懂的人潸然泪下,不懂的人觉得莫名其妙。这其实也是歌手能力不够的体现,表达得好了,自然能被接受,如果民谣作者都有哲学家的思想深度,能在其作词的基础上翻新出超越时代的想法,那自然不会受诟病,但事实并非如此。
民谣本身并无对错,同样作为一种表达情绪的媒介,音乐和文学都容易走向极端,承认这种差异,才是解决这个鄙视链的方法。同样对于民谣作者来说,主动学习,拥有更大的格局,而不应该守着一小部分粉丝不肯尝试改变。因为这样的作品形式,就决定了其上限,可能数不胜数经济收益,但艺术追求肯定是莫得了。更不要说,对社会起到积极的引导。
周杰伦也曾面临这种困境,他又是如何做到对市场和主流审美的逆袭的呢?
在周杰伦横空出世之际,也是不被主流接受的。那时候的港台音乐圈在日本音乐的影响下举步维艰,找不到新方向,又无法宽容接受新事物。周杰伦的出现为音乐圈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动摇了审美,同时吸引了一大批的青少年听众,新旧之间也产生了同样的鄙视链。
而周杰伦是怎么做的呢,拥有着丰富古典音乐底蕴的他在不断写出新作品的同时,用自己的硬实力,让专业人士无从挑剔,并在金曲奖上屡屡获奖。这是当下民谣歌手最需要突破的一点——获得让专业人士认可的能力。这是他们需要提高的最重要的技能。
此外,在周杰伦获得一定的粉丝基础之后,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主动寻求突破,为作品寻找更高的社会价值。例如环境保护的《梯田》、家庭教育的《听妈妈的话》、反战的《止战之殇》、励志的《稻香》等等。让周杰伦守住流行音乐之王名声的不仅仅是那些情情爱爱的歌曲,担负起社会责任和追求更高的社会价值,是他立于专业和业余之间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对于民谣歌手来说,并非放弃原先的题材,而是将作品形式上升到让更多听众接受的程度,才是音乐上的突破。
市场决定需求,那么问题来了,是民谣作者能力有限,还是听众审美有限呢?也有一种情况,民谣作者即是听众,他们在宣扬自己所坚持的价值观,并渴望被接受,他们只是这种社会现象的集中体现,他们和听众都是同一类人。
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格局宏大,心怀天下的,不是所有民谣歌手都应该以成为周杰伦为目标,但纯粹的技术追求是不变的真理。
有格局没技术那是吹牛皮,有技术格局小是个人的艺术追求,不应批评。
那没技术又没格局说话又大声的呢。。。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民谣歌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