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恩
为什么我开会发言很积极,但总是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积极反馈?
为什么我每次写报告很认真,引经据典,但总是石沉大海?
为什么我满怀信心参加竞聘演讲,却还是败下阵来?
如果你有上述的困扰,建议好好研究下金字塔原理。
无论写作、演示还是沟通,有逻辑有结构是最基本的要求。
没有逻辑,受众看不懂听不明;没有结构,受众不愿听,听不进去。
金字塔原理并不复杂。
掌握它的4个特征,将会极大提升你的逻辑力和结构化思考能力。
特征1:结论先行
读者和听众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无论写文章,还是作报告,一定要有核心的观点和结论。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结论先行。
特征2:以上统下
我们的大脑习惯从上到下思考。
讲完第一句话,大脑会产生疑问:为什么?
紧接着表述的第二句话,如果是对第一句话的解释,即回答了读者或听众的疑问,那么表述就遵循了逻辑。反之,大脑则会产生混乱。
因此,要想说话有逻辑,写作结构化,要做到上层次观点对下层次观点的概括。
特征3:归纳分组
这是金字塔原理的横向结构。
不管是否合理,对于同时间出现的名词或事物,大脑会自动将它们归类。
因此,要想有逻辑有结构,必须对横向结构进行验证,看他们是否属于同一类别。
特征4:逻辑递进
每一组的观点必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在逻辑思维中,只存在四种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今天,明天,后天。
空间顺序:北京,广州,上海。
重要性顺序:首先,同时,其次。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如果能够符合以上4个特征,写作和沟通一定有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