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会员问我,有没有看过冥想和心灵修行的书籍,为何不分享一下。其实,心灵修行的书我看过很多,比方说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还有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所著的《当下的力量》等等。但是,专门关于冥想的书我却没有认真读过。于是我让这位会员推荐一本给我,他推荐的就是这本《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冥想的理解还停留在,它是瑜伽的一种技法,相当于气功当中的吐纳,可以让人进入一种“入定”的状态,让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
我对气功是不陌生的。因为我小时候体质很弱,经常生病,所以父亲带领我尝试了各种锻炼方法,其中就包括了气功。我还记得,那时候我练的是达摩气功,一听名字就觉得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我那个时候练的达摩气功跟武打功夫片里的气功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是强身健体,不能发外气攻击别人。
也许有人会好奇,练气功到底能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这里我可以很肯定的说,绝对是有效的。后来我的体质有明显的改善,也很少生病了。当然,我的体质好转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比方说,营养提升了或者是其他锻炼方式改善的。
我只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气功的功效。一个是胃病,我初中的时候因为经常不吃饭,省下钱去打游戏,所以导致了胃病。在不会气功的时候,我经常会胃痛好几个小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我只要运气意守丹田,十分钟之内胃就不痛了,最后我的胃病也慢慢治愈了。另外一个例子是晕车,过去我身体弱,坐车经常晕车,连胆汁都吐出来,现在我偶尔也会晕车,但我同样也是运气意守丹田,五分钟之内晕车的感觉就会自动消失。
我现在也没有专门去练气功了,只是偶尔使用气功当中的吐纳法来调整呼吸,这其实跟冥想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初学冥想
我们不要认为冥想是很神秘的或是很难学的,其实你只要曾经专注地仰望过星空,又或者是认真观察过一片树叶,那你就已经体验过冥想了。
冥想其实非常简单易学,最初级的冥想,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让你放松大脑和心情,解除焦虑的情绪,回归到精神饱满、思维清晰的状态,就像刚刚从熟睡当中自然醒来一样充满着活力。所以,冥想也可以用来替代午睡,特别适合那些午睡时间很短,又没有午睡条件的上班一族。
具体的步骤可以是这样的:
❶找一个不易被打扰的地方,利用没有急事缠身的时间,坐直,背挺直,不需要盘腿,坐在椅子上就好了,这样会让你的精神更为集中。
❷试着做5个深呼吸,让自己完全沉浸在呼吸的感觉当中。吸气的时候,比平时更加深入一点,试着在心里默数五下,1、2、3、4、5。停顿一下,然后呼气,将刚才吸进来的空气都排出去,同样默数五下1、2、3、4、5。接下来,又停顿一下,再进入下一次的深呼吸。就是这样做5次深呼吸。
整个过程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最初级的冥想。做过之后,仔细回味一下,是不是觉得在这段时间里,你心中的杂念随着呼吸被一点一点的排光了?并且,大脑好像被清空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像是充了电一样。
冥想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包括时间、地点、姿势都可以随心所欲,只要自己舒服就好,想怎么冥想就怎么冥想。刚开始可以是5次深呼吸,然后慢慢延长到5分钟、10分钟。只要觉得累了或者头脑不灵活了,就可以做一次冥想。当你完全掌握了冥想的技巧,就能随时随地进入冥想的状态,也就是“入定”,你将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
痛苦的根源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那么冥想是怎样实现这个目的的呢?这个就要追溯到人类的进化史。
生命诞生于大约35亿年之前,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再到更复杂的动物,随着动物的进化,它们的神经系统也同时进化,慢慢就发展出了类似大脑结构的神经集合体,这也就是人类大脑的原型。
在几亿年时间的艰难进化当中,我们的祖先发展出了三种基本的求生策略。第一个是切断联系,也就是在他们自己和外在世界之间建立边界;第二个是维持稳定,让自身的肉体和精神都保持平衡稳定;第三个是趋利避害,努力获取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逃避那些没有好处的东西。这些策略曾经在生存斗争当中效果非凡,所以我们的祖先就通过基因把它们传递给了我们。
这三种求生策略,也最终演变成了我们内心的三大包袱。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能完全切断联系。同时,所有的事物也都在不停的变化着,没有办法维持绝对的稳定。还有就是,所有的机会未必能够成为现实,大多数的威胁也无法逃避,例如衰老和死亡。所以,当我们无法独立、处在动荡之中,以及遇到威胁之时,都会让我们的身体产生一种应激反应,也就是一种痛苦的信号,这是身体对我们的一种警告。
总的来说,大脑会放大过去的失败,忽视现在的能力以及夸大未来的困难,最终我们被大脑营造出来的这种紧张氛围给打败。而冥想就是通过放松身心来驱除那些不必要的痛苦,让我们随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冥想与佛学
在2000多年以前,有一位年轻人花了好几年时间对自己的意识,也就是大脑进行训练,后来他在菩提树下打坐冥想,最终悟道成佛,这位年轻人就是释迦牟尼。所以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冥想锻炼出来的。对于佛教来说,打坐冥想就是一种修行。
在释迦牟尼悟道之后的40年里,他不断向人们传授他的心得,主要包括:如何熄灭贪憎之火,正直生活;如何看破迷茫之雾,坚守本心;如何洞见智慧之光,实现自由。简单来说,他传授的就是道德、静观和智慧,这其实就是佛教修行的三大支柱。
而道德、静观和智慧实际上又是由大脑的三个基本功能所支撑的,也就是:约束、学习和选择。
❶我们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来提高道德水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拿我自己来举例,我就是通过忍受饥饿、早睡早起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力,还有坚持锻炼,其实也是一种对身体的约束和控制。
❷我们通过不断学习让自我意识变得更加强大和稳定,注意力也会更为集中。所以学习是一件终生要做的事情,学习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生存技能,更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
❸智慧是一个优化选择的问题,为了得到更大的快乐,我们会选择抛弃一些较小的快乐。比方说,我们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必须牺牲掉一些当下的享乐,省下钱来储备自己的养老金。
总之,我们可以借助佛陀在这条觉醒之路上留下的种种经验和教训,来充分发掘自己大脑的潜能,让大脑具备更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充满快乐和关怀。
甜蜜冥想法
最简单的冥想法,就是我之前所讲的“数呼吸冥想法”,通过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从每一次呼吸的开始到结束。我们不控制自己的呼吸,让呼吸自然而然就好了。
这种冥想法练到后面,自己会完全沉浸在呼吸当中,意识也会完全安顿下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方说,去仔细倾听周围的声音和感受身边的事物,不要带着欢喜或者讨厌的心情,就是简简单单的倾听和感受。让这些声音和事物在我们的脑海里自然的飘来飘去,既不对抗也不神魂颠倒,我们更象是一个旁观者,就是这样静静的感受。
但是,当一个消极悲观的事件袭击我们时,我们通常会陷入一种负面情绪当中难以自拔,很难平静下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拿出以往的积极快乐的情绪来中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这也就是冥想的升级版本--“甜蜜冥想法”。
具体做法是:在冥想之前,试着从日常生活当中寻找好消息,特别是那些微小的事物。比方说,看看孩子的可爱脸庞,闻闻桔子的香味,回忆一段美好的假期,回想工作当中取得的小进展之类的。然后闭上眼睛,努力去回味这些好消息,让它感染你,一直保持这种积极快乐的状态,越长时间越好,不要让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
品味快乐的时间越长,对你情绪的改造就越大,最后这段愉快的经历在你记忆当中留下的痕迹也就越不可磨灭。现在,你已经将这些美好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以后你不必再向外在世界索求,也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快乐,对生活充满更多的甜蜜憧憬和希望。因为,今天的美好感觉,会增加明天获得美好感觉的可能性。
贵在坚持
跟“甜蜜冥想法”一样,只要在最基本的“数呼吸冥想法”的基础上做一些不同的调整,就能够实现不同的效果,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比方说,在深呼吸的时候,认真体会每次呼吸所带来的身体里那种动物性的强大感觉,回想以前那些你真的感到很强大的时候。同时,集中意识回想某个始终支持你的人,想象这个人的面容、声音,形象越真实、越丰满越好。这其实就是升级成为了“强化内心冥想法”,这种冥想法能够改变你的弱势,让你的内心更加强大,更加充满自信。
又比方说,在深呼吸的时候,试着回想某个特别专注的人,想象如果自己是他会是什么感觉。这个人可以是你熟知的人,也可以是名人。然后,想象你的意识中有一个小小的守护天使,它紧紧守护着你的注意力,一旦你开始走神它就会立刻提醒你。最后,你的意识进入一种专一的状态。这其实就是升级成为了“专注冥想法”,这种冥想法能够强化你的注意力,让注意力保持稳定,不受外界各种事物的牵引。
总的来说,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你要想从冥想当中有所收获,关键就是不管冥想有多么的简单,都要每天坚持。你可以给自己定个规矩,每天不做一次冥想锻炼就不睡觉,哪怕这个冥想锻炼只有一分钟。当然,你也可以考虑加入一家正规的冥想团体,和大家一起练习。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不仅讲解了冥想的各种技巧和方法,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冥想来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冥想,那么这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