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章起,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正式开始介绍“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观察
在这一个要素中,最难做到的是区分观察和评论。怎么理解?看到某人事情还没做完,这是观察,说这人“不负责任”,这是评论。
我们经常是两步并作一步走,把评论和观察混在一起。这样的话会有两个问题:
- 听的人会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 语言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我们的语言偏向于静态,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作者引用了一首诗,其中的一段让我印象深刻:
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一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我们在没有受到培训前,本能地把对千变万化的世界的观察简化为评论(现在有了个新名词:贴标签),以致难以区分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不服。别人都是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但我从来都是只说客观事实的。不过最好等看完学校教师与校长的案例之后再回想自己的沟通语言,真诚地自己判断一下,是否有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或者直接跳过观察直接说评论的情况呢?
如果真的意识到自己确实不由自主地把观察和评论混在一起,我们必定又会有另一个反应:不让我这么说话,那我还能怎么说,总不见得学了NVC就不让我说话了吧?
作者很贴心地列了表格,把混为一谈的语言与区分观察和评论的语言放在一起对比。细心体会这两列语言的区别,我相信我们都会有所提高。
有几个词语要小心,虽然使用它们不见得全都是评论,但大概率上是的。它们是:每次、不曾、总是、从不。
有时候我们害怕不使用这些夸张的词语就无法引起对方的重视,无法警醒对方,但我们要明白,言过其实非常可能引起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还有一些词语没有那么夸张,但我们也需要小心,即“经常”、“很少”这类词语,也可能混淆了观察和评论,引起对方的反感。
随后有一些练习,让我们区分某句话是观察还是评论。有意思的是下面的答案:
如果你认为这一句是观察,我们意见不一致。我认为“好人”是评论。以下例句描述了观察结果而不含任何评论:“在过去的25年,父亲将他工资收入的十分之 一捐给了慈善机构。”
这一章的结尾是一首诗《面具》。
不要让面具遮挡了脸
我的理解是:当我们习惯于使用评论这种静态、简化的语言,天长日久以后,我们就会丧失对动态、复杂的世界的观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