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恩佳音

今天气温14度,天气阴冷,回老家。
清明放假前一周,孩子们因为终于可以回一趟老家,兴奋得直跳。婆婆开始慌着收拾需要拿回老家的东西。
今天早上5:20,我听见婆婆窸窸窣窣地在客厅里收拾东西,然后轻轻关上厨房门,开始做早餐。
6:00,闹铃响,先生伸个长长的懒腰,起床去敲响沐恩和佳音的房门,大声喊:“赶紧起床啦,咱们必须早点走,免得路上堵车......”
平时赖床的小朋友们,一听到要回老家,瞬间来了精神,一点儿也不迷瞪,动作非常迅速,很快穿衣、洗刷、吃饭,拿好自己的东西,站在门口不停地催促我们。
8:00,出发,天空中依然飘着蒙蒙细雨。

两个小时五十分钟之后,我们看到了村头那座新装修好的三层小楼。那是二哥的家。
二哥家在村子的最北头,邻着宽敞的柏油马路,他们去年翻盖了房子,春节前刚刚装修好,高高的屋顶,金色的装饰,特别显眼。
我们的车刚停稳,二嫂束着花围裙,手里拿着一条粉色毛巾,擦着刚刚洗过的双手,从院子里走出来。
“你们怪快呀!路上没堵车吗?”我又听到二嫂熟悉的声音,又看到那张温暖的笑脸。
“一路畅通!”第一个下车的沐恩对二嫂说。
“呀,这孩子今年没少长啊!大娘得仰着头看你了。”
沐恩羞涩地笑笑,转身跑回家中。
“呀,小别墅呀!妈妈,咱们也回来盖一座这样的房子吧?”两个人在二哥家楼下楼下跑了一圈,佳音对我下任务。
“你们成年不在家,盖个这种房子太浪费。二伯给你们一个人准备了一个房间,回来住我们家就行。”二嫂轻轻拍着佳音的头。

二哥家满院飘香。
油菜花开了,嫩黄色的花瓣点亮了小院儿的春天。株株黄花随风摇曳,送出淡淡花香。
油菜前有几棵牡丹,结满了花苞,紫色和白色的花朵似开未开,花瓣上存留几颗晶莹透亮的水珠,像极了婴儿粉嫩的小脸蛋儿。
我忍不住凑到花前闻一下,紫色牡丹花的香味浓郁,直冲鼻翼;白色牡丹花的清香淡雅,深吸一口气,让人心情舒畅。
“嫂子,你们回来啦?我刚才在北地看见你们的车,赶紧回来了。”二叔手里提着铁锹,双脚上沾满淤泥,大老远就给我婆婆打招呼。
“回来了,刚下过雨,你上地干啥?赶紧来屋坐,他二叔。”婆婆刚一张口,立马就红了眼眶。

我知道,今年是婆姐的第一个清明节,她再也不能来看婆婆了。婆婆的心里比谁都难受,看到久别的亲人,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二叔眉头紧锁,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停地劝婆婆放宽心。
二哥去镇上买东西回来,婆姐的儿媳妇晓霞也代替姐姐来看婆婆,侄女儿晨曦也开车从郑赶了回来。
婆婆看到晓霞和晨曦,刚刚调整好的心情,又一次崩溃,不停地抽泣。一大家子人好不容易安顿好婆婆。
二哥、先生要带沐恩去给公公上坟、添土,二嫂、晓霞、晨曦、佳音和我跟在他们后面。二叔向二嫂要了几个塑料袋,和我们一起去。

麦田已经有大人的小腿肚深,连着几天的阴雨,麦苗上全是水珠,脚踩在松软的麦陇上,抬起来是双脚泥。
给爷爷、奶奶、公公和大叔的几个坟添上土,送完“钱”和鲜花,我们从地里走到地头的柏油路上。
虽然我们膝盖下的裤子全湿了,脚上也粘满了泥巴,但是大家都红着双眼,不说话。
二叔拐到他家地里,帮我们割两大包菠菜,一包油麦菜,还有一包里装着小香葱、香菜、韭菜。二哥帮我们挖了一大捆蒜苗。

中午,大哥来叫我们回他家吃饭。
婆婆、大婶、二叔、二婶、小叔、小婶和我们这些晚辈共16口人,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着家常。
每年的农闲时节,在家的老人、妇女都会用麦秸杆编织成“辫子”,大哥从村民手里收来“辫子”,卖给做草帽的厂家。
看到西屋里高高堆起收来的“辫子”,沐恩也想尝试着编一次,先生一点点教给他,他很快就编得飞快。
去贾鲁河边遛一圈儿,我们摘两大袋枸杞嫩芽,孩子们跟着男人们去河里划船,欢乐的笑声飘出很远。
沐恩明天有课,下午5:00我们开始返郑。

家乡,是个温暖的字眼,总让人心心念念!无论离开它多长时间,每每提起那个生养我们的地方,心里总会升腾起一股浓浓的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