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一百零一
晋纪二十三
公元360年——368年
共九年。
孝宗穆皇帝下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
1、
春,正月二十日,前燕主慕容儁在邺城举行大阅兵,准备派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骛将兵入寇晋国,不巧,病势转重,于是召慕容恪、阳骛及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正月二十一日,慕容儁去世,太子慕容暐即位,时年十一岁。大赦,改年号为建熙。
2、
前秦天王苻坚分割司隶(京畿地区)部分土地,设置雍州,任命河南公苻双为都督雍州、河州、凉州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改封赵公,镇守安定。封弟弟苻忠为河南公。
3、
仇池公杨俊(保持半独立的氐王)去世,儿子杨世继位。
4、
二月,前燕尊可足浑皇后为皇太后。以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总揽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辅朝政。
慕容根性格耿直刚强,自恃先朝勋旧,心中不服慕容恪,举动倨傲。当时太后可足浑氏颇为参与朝政,慕舆根想要作乱,对慕容恪说:“如今主上幼冲,母后干政,殿下宜防意外之变,多考虑保全自己。况且平定天下,是殿下的功劳。兄亡弟及,古今成法,待先帝安葬之后,应该废主上为王,殿下自践尊位,这才是大燕无穷之福。”慕容恪说:“你喝醉了吗?何出此狂悖之言!我与你同受先帝遗诏,怎么说出这种话来?”慕舆根羞愧谢罪而退。
慕容恪告诉吴王慕容垂,慕容垂劝慕容恪诛杀慕舆根。慕容恪说:“国家新遭大丧,两个邻国虎视眈眈,而宰辅自相诛夷,恐怕让远近之人失望,暂且可以忍耐。”秘书监皇甫真对慕容恪说:“慕舆根本是一个平庸小子,先帝对他厚恩太过,让他来参与顾命。而小人自己没有见识,自从国丧以来,骄横日甚,将成祸乱。明公今天居于周公的位置和责任,当为社稷深谋,早做处置。”慕容恪不听。
慕舆根又对可足浑氏及前燕主慕容暐说:“太宰、太傅将谋不轨,臣请率禁兵诛杀他们。”可足浑氏准备批准,慕容暐说:“二公,是国之亲贤,先帝选拔他们,托之以孤儿寡母,他们必定不会如此。怎么知道不是太师自己要作乱呢!”于是停止。
慕舆根又思恋东土,对可足浑氏及慕容暐说:“如今天下萧条,外寇非一,国大忧深,不如回到东北。”慕容恪听闻,与太傅慕容评谋划,密奏慕舆根罪状,派右卫将军傅颜到尚书省诛杀慕舆根,及其妻、子、党羽,然后大赦。当时新遭大丧,又诛夷大臣,陈尸狼籍,内外恟惧。太宰慕容恪举止如常,看不到他脸上有忧虑之色,每次出入,都只有一个随从步行跟随。有人说他应该加强警备,慕容恪说:“人心正在恐惧之中,需要我安然稳重来让他们镇静,如果我也自己吓自己,大家还依靠谁呢!”于是人心稍定。
慕容恪虽然综揽大任,对朝廷之礼,兢兢严谨,每事必与司徒慕容评议,从不自己专断。虚心待士,咨询善道,量才授任,人人都有适当的岗位。官属、朝臣或有过失,不明说他的错误,只是按他的才能另外给他安排一个岗位,既保全他的颜面,又不让他失去身份,只是把调岗当成一种贬抑。被调职的官员,都十分惭愧,没有人敢犯错。或有小过,就相互责备说:“你想要太宰给你调动官位吗!”
朝廷开始时听闻前燕主慕容儁去世,都以为中原可图。桓温曰:“慕容恪还在,恐怕我们的忧患还更大了吧。”
三月六日,葬前燕主慕容儁于龙陵,谥号景昭皇帝,庙号烈祖。
所征召的郡国士兵,以为燕朝多难,互相惊动,往往擅自散归,自邺城以南,道路断塞。太宰慕容恪任命吴王慕容垂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兗州牧、荆州刺史,镇守梁国蠡台,孙希为并州刺史,傅颜为护军将军,率骑兵二万人,在河南耀武扬威,一直行军到淮河北岸才回师,境内于是安定下来。孙希,是孙泳的弟弟。
华杉曰:
慕舆根的病,就是一个“不服”,不服高人有罪,不服是大罪,他不知道自己远远不如慕容恪,却心中不服,骄横,这就要准备作乱闯祸了。
慕容恪第一时间就应该诛杀他,因为他的话说出来,就已经摊牌,慕容恪不杀他,他一定要杀慕容恪。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犹豫拖延的理由。慕容恪最后平安度过此劫,也是侥幸。如果听了可足浑太后的,慕舆根就取得了政变授权。侥幸在于十一岁的小皇帝慕容暐,却有成年人没有的见识,制止了太后的鲁莽。否则,慕舆根如果拿到太后和皇帝诏书,要把慕容恪赐死。慕容恪又怎么办呢?
慕容恪说,国家新遭大丧,两个敌国又虎视眈眈,不能宰辅自相诛夷,这两个理由都不成立。新遭大丧,如果先君未能妥善安排好权力次序,马上就要“自相诛夷”,才能开创新局面,这是大概率事件。而敌国虎视眈眈之下,更不需要朝堂上一团和气,而是迅速决出明确的权力核心,才能阻吓敌人。这才是国家的逻辑。
英雄人物的错误,其一,是往往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高估了小人的见识,认为当今天下形势如何,形势比人强,他不会怎么样。但是,小人对形势没判断,他总是判断形势对他有利,他要发动。他的发动,大概率是失败,但也不是没有万一的侥幸。其二,是胸怀宽广,宅心仁厚,又充满自信,既怜悯小人,又自信他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往往就给自己带来危险。慕容恪处理慕舆根之后,不加强自己的保卫,以安定人心。他怎么知道慕舆根漏网的党羽中就没有死士呢?
5、
匈奴刘卫辰遣使降秦,并请求到内地耕田,春来秋返;前秦天王苻坚许诺同意。夏,四月,云中护军贾雍派司马徐赟率骑袭击,大获而还。苻坚怒道:“朕方以恩信怀柔戎狄,而你贪小利以败坏我的政策,这是为什么!”罢黜贾雍,以平民身份领原职,遣使归还他抢掠的东西,慰抚匈奴人。刘卫辰于是居入塞内,进贡不断。
华杉曰:
原文:“匈奴刘卫辰遣使降秦,请田内地,春来秋返。”此处“请田内地”的“田”,柏杨译为“打猎”,黄锦鋐版译为“耕田”。田,古文有两个意思,古同“畋”,打猎;古同“佃”,耕作。是匈奴人,感觉是来打猎。但是“春来秋返”,打猎是秋冬季节的事,春天是禁猎的,所以译为耕田。
6、
夏,六月,代王代翼犍妃慕容氏去世。秋,七月,刘卫辰到代国参加葬礼,借机求婚,什翼犍把女儿嫁给他。
7、
八月一日,日全食。
8、
谢安少年时就有声名,前后征召延聘,他都不接受,寓居会稽,以山水、文籍自娱。虽然是布衣之身,当时的人都期待他为公爵辅政,以至于士大夫们相互说:“谢安不出山,天下苍生怎么办!”谢安每次游览东山,总是带着妓女。司徒司马昱听闻,说:“谢安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谢安的妻子。是刘惔的妹妹也,见家门贵盛,而谢安独自恬静退隐,对他说:“一个大丈夫,难道应该这样吗?”谢安掩鼻说:“恐怕免不了要当官了。”等到弟弟谢万被废黜,谢安开始有仕进之志,时年已四十余岁。征西大将军桓温聘请他为司马,谢安于是赴召,桓温大喜,非常礼重他。
9、
冬,十月,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弈干各自率众数万降秦,前秦天王苻坚把他们安置在塞南。阳平公苻融进谏说:“戎狄人面兽心,不知仁义。他们叩头内附,不过是贪图地利,并不是感怀于我们的仁义也;他们不敢犯边;实际上是畏惧我们的兵威,不是感激我们的恩德。如今让他们居住在塞内,与我们的百姓杂居,让他们能够窥视郡县虚实,必定发展成边患,不如把他们迁徙到塞外,以防未然。”苻坚听从。
10、
十一月,封桓温为南郡公,桓温的弟弟桓冲为丰城县公,儿子桓济为临贺县公。
11、
前燕太宰恪想要任命李绩为右仆射,前燕主慕容暐不许。慕容恪屡次请求,慕容暐说:“万机之事,皆委之于叔父,就李绩这一个人,请由我独裁。”外放李绩为章武太守,李绩忧郁而死。
五年(公元361年)
1、
春,正月一日,大赦。
2、
刘卫辰掳掠前秦边民五十余口为奴婢,又献给前秦。前秦天王苻坚责备他,让他归还所抢掠的人口和财物。刘卫辰由是叛秦,专心依附于代国。
3、
东安简伯郗昙去世。二月,任命东阳太守范汪都督徐州、兗州、青州、冀州、幽州五州诸军事,兼徐州、兗州二州刺史。
4、
平阳人举郡降燕。前燕任命建威将军段刚为太守,又派督护韩苞将兵协助段刚,共守平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