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一样的开年
习惯以旧历纪年,所以2020 年的记忆从临近春节开始。公司开完年会第二天,有消息说武汉那边新冠肺炎很严重,人们出门都戴口罩了。又隔一天,农历腊月二十八晚上,去锦州南站接从广州飞到北京、转动车回来的女儿,车站里的人们有戴口罩的,有没戴的,火车上下来的人,都戴着口罩。
腊月二十九,武汉开始封城。医院告急,口罩告急,医生告急……全民开始援助武汉。关于疫情形势的种种残酷与严峻浮出水面,一个不同寻常的庚子鼠年春节来临。
大年初一早晨妹妹来电话,传达母亲的指示,别回老家了,不用去看她,火车上人多太不安全,什么都没有平安重要。当时本地还没有病例,交通还畅通。
初二回娘家是从我结婚起就养成的习惯,二十多年几乎没间断过,行程一直是火车,汽车,再汽车。感激母亲的深明大义,说实话老人家平日可不是好伺候的主儿,说话都得时时陪着小心,在这种攸关时刻,没想到她竟比我们年轻人都清醒,反应也更快。之后很快火车停运,飞机停飞,公交停运……不禁感叹母亲真有先见之明。
开始了历史上最漫长的假期,人们的生活仿佛按了暂停键。女儿的机票一退再退。网上办公,网上授课,之前只存在于想象中或者从来都没想到的事情接连发生。
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疫情在一点一点地消退。人们盯着手机上时时更新的疫情发展数据,心情由跌宕起伏慢慢归于平静,疫情常态化,我们必须接受。一年来,口罩从戴上就没怎么摘过,我手里的测温枪从二月份开始端到现在,目前还说不好什么时候能放下。人类很顽强,只要活着,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2 年近半百,刚刚体验到什么是过日子
小女子无力改变世界,只自己周遭之事已常感不得周全,如今想来从年初到年底,生活仿佛始终停滞在一个状态,忙。
四月份开始着手装修房子,每个周末都要跑建材市场。没找装修公司,自己买材料,找人工,这过程少不得学习、观察、调研、对比,再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体裁衣,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大半辈子弄了一套小房子,如小燕子垒窝,一根草一块泥地搭建。房子装修得差不多了,我开始往屋子里买花,首先是绿萝,然后是君子兰、茉莉、文竹、虎皮兰、发财树、吊兰……那一段我绝对是拼多多的优质客户。我的花都是从小养起,天天像养育一个小婴儿,一会儿怕水多了,一会儿怕晒太阳少了,看着它们伸枝展叶,心里有无尽的欢喜。
从前看别人晒美食,抢我眼球的从来不是食物,而是盛放食物的器皿。置办新家给了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今天几个碗,明天几个盘子,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当然都是入眼入心的,一时间从花控变成了陶瓷控。直到摆放餐具的架子不胜重负,开始嘎吱嘎吱地抗议,我才不得已停止了迈向陶瓷店的脚步。看着这些赏心悦目的盘子、碗,心里想着,吃什么喝什么一点儿都不重要,能与它们一起熬时光,已是很迷人的事儿。
从一器一物、柴米油盐制备起,刚刚开始这样过日子,细致温暖的体验。
3 工作让我感受到时光飞逝如电
所在部门从3月份开始生产,也是年初制定计划时对工作难度估计不足,搞得这一年自己仿佛陀螺似地转,常常忽然就感叹:“怎么又周五了?”
忙碌也有忙碌的好啊,少了许多的闲愁。近两年我对工作的理解更深入,它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一种媒介,工作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过程。因为工作,我们的精神和物质有了实实在在的寄托,有了双重收获和满足。
总结起来今年工作成果还不错,尽管没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直接的经济效益,试验了几种新的产品工艺,做为技术储备和积累,是另一种财富,也圆了自己心中的一些小小梦想。2016年开始着手的一项发明专利,历经几年不间断地修改、完善、答辩,在我已经放弃希望的时候,于今年年底获批,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这项专利里有辽晶前辈的辛勤耕耘,有新辽晶人的开阔视野,我在中间是承了两方的惠泽。
在蹉跎多年之后今年忽然开悟,对半导体专业知识开始了另一种学习,从网上购买课程。虽然也读过若干本、若干遍半导体器件原理和工艺方面的书,但因为无基础,很多原理方面的知识都是不懂其理全凭硬记。一直在生产线,工艺掌握也如卖油翁一样,但手熟尔,竟然也一知半解地支撑了这么多年。买了上海复旦大学蒋玉龙老师的《半导体器件原理》,晶体管部分已经听完一遍,准备再听一遍。买了西安交通大学两位老师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目前在学习中。最深的感触,想学习,还得找老师,自己看书和听老师讲,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再一点,有了实践经验再学习,理论很容易就联系到实际,知识变成了活的。
干了十几年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如今还在学习半导体器件原理,自己也觉得满尴尬。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不明白的时候硬着头皮干,干到最后弄明白了也好。
4 月光下,听琴声
我把我的读与写,比做月光下听琴声,实在是寂寥、清冷,自我陶醉的事。
今年实在太忙,只读了三十多本纸质书,在喜马拉雅上听了有十几本书。宋代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我不是士大夫,但若三日不读书,实在是觉得心里空落落好像负了天下似的,而我所说的读书必是纸质书,手指翻动书页,生命似乎有了根。
公众号坚持了每周更新一次,利用晚上的零星时间一字一行地堆砌,虽也觉得文字枯燥无味,但目前仍不舍得放弃。最近几次更新后都没有在微信朋友圈推文,百十个粉丝每篇竟也有三十几的阅读量,很知足,看来我很荣幸地拥有三十几位“铁粉儿”,对我是“真爱”,感动感恩,谢谢一路陪伴。投给当地报刊的文章,承蒙编辑老师厚爱,大多有了回应,不胜荣幸。
5 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终将被历史铭记,很多人失去生命,很多人失去亲人和家庭,很多人生活越来越艰难……想起那些因为疫情而长眠在2020年的人,我不因为苟活在世而庆幸,我为他们的离去而沉痛,祈祷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空气和流水,自由地行走和微笑。灾难下最脆弱和最顽强的都是人群,因为他们的离去我更加热爱生活,同时开始思考如何才是真正地热爱生命和生活。
这一年家里老人康健,小一辈儿们有工作的爱岗敬业,在学校的守规守距,这是我们承上启下的中年人极大的幸运。
只要自己不放弃成长,年龄永远不会成为进步的桎梏,这是我在2020年的最大感悟。新的一年,我给自己加油,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