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然静悄悄,准是在作妖
早上,朋友发了个朋友圈,吐槽说刚刚她在厨房,突然觉得客厅好安静,出去一看,熊孩子把两桶奶粉都祸祸完了,撒得桌子上、地上、沙发上,全都是.....
还有朋友在下点评说“那天娃爸在睡午觉,我在另一个房间收拾呢,突然就听到了孩子对他爸爸说了这样的话:爸,你快起来,你看我给你手机洗的多干净,用肥皂搓了好几遍......"
亲生的亲生的,做个慈祥的爸爸和妈妈!千万要压住体内的洪荒之火啊!
“宝宝突然静悄悄,准是在作妖”这绝对是真理啊!
第一反应拍照,发朋友圈,没毛病哈哈
以上的情境,通常是3岁以下幼龄孩子的行为,那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在家里“作妖”时,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还是直接利用家长的淫威,体罚孩子?
以上都不对,首先我们要区分孩子的行为,到底是不是作妖式的“不良行为”。
重新定义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你意识到是太多压力造成孩子行为不正常的时候,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质的改变。在自我调节的体系中,这种现象就是重新定义孩子的行为。一旦你的观念改变了, 可以区分不良行为和压力行为,你就会发现在孩子淘气、不听话的时候,你可以暂时停下来进行反思,而不是立即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这时候,你就不再会生气,而是变得好奇,一心想找到问题的根源。你会开始学着聚精会神地倾听,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教和横加指责。
——《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
面临压力时,作为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以下症状:
孩子很容易发脾气。
孩子很难入睡或是不肯起床。
孩子焦虑、心烦(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并且很难平静下来。
孩子会情绪反复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沮丧。
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不能很清楚地听到你说什么。
孩子经常生气,或者过于伤心、恐惧或焦虑。
当孩子正处于压力山大的状态时,做出一些“不良”行为,往往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行为不当或态度问题,此时,责任、羞辱或是以其它方式处罚孩子都只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因为处罚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来源。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作为家长,在此时,有意识做多一个行为:“区分孩子的行为是‘真正的不良行为’还是‘孩子受到压力后的自然反应行为’,区分这两种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正面意义:
1.能够让家长不再采取增加孩子压力的行为,使他消耗更多的体力。这样,孩子才有望安静下来,梳理情绪,回复之前的平静。
2.为家长不带预设地去用心去聆听孩子、欣赏孩子,为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3.家长的正确行为,能够帮助孩子习得应对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
熊孩子“作妖”时,怎么办?
当孩子做出反常的“不良”行为时,学会阅读孩子的行为特征,理解孩子行为的意义,找出并减少孩子的压力源,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而不是试图抑制或控制他在想什么,会感觉到什么,或者做什么。你会帮助孩子体验到什么是"冷静"的感觉,以及当他们将来直面压力时,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如何建立这种感觉。
自我调节的这三个步骤将成为你的另一种天性。
(1)识别迹象,并重新定义行为。
(2)识别压力源、减少压力。
(3)反思并做出行动反应:意识到何时自已处于压力过度的状态,发现什么可以帮助你平静、放松和恢复体力。
以上三个步骤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并在压力过载的那一刻使用的常规方法。
●识别迹象,并重新定义行为:
我们要做的很多工作,都会涉及学习如何理解那些你感到麻烦或恼怒的一些行为。这将始于如何学会认识自己的行为、如何辨识它的本质,哪怕它琐碎得就像一次发烧或者皮肤过敏。
你的孩子有些什么反常的迹象?他的行为是真的作妖,还是因为压力使然?
●识别压力源并减少压力。
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是现在呢?压力通常意味着为工作、 金钱烦恼,或者来自社会的担忧、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却又没有足够的时间。
相对于上面的显性压力,还有一类隐性压力,对一些人来说,噪声或某些类型的声音或许是刺激性的。但对于另一些人,光或视觉刺激(过多或过少)才是压力。其他常见的压力还包括讨厌的气味、不舒心的材质、坐、站或等待的状态。环境也可能成为压力来源之一,但是我们常常未能意识到。
比如,有的孩子,一闻到西红柿的味道就会特别难受,整个人觉得坐立不安。
●反思并做出行动反应:
意识到你何时压力过大并且知道为什么。如果我们过于习惯超负荷的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就会变得"正常",以至于像静坐、专注自身的呼吸这样一些通常我们认为是安静的状态,却可能比狂躁更令人痛苦1000倍。 自我调节会缓慢地发掘这种内心的自我意识,所以这样的转变会变得不仅是可以容忍的,并且是令人愉快的。最终的目标是要意识到压力过大的原因, 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症状。
实验显示: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长时间的看电视和电影,都是无效的缓解压力的方式,无效减压释放的都是多巴胺,多巴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多巴胺的释放可以让你感觉到兴奋。另一方面,多巴胺刺激了压力荷尔蒙的释放,当你快乐的同时,你也感觉到了焦虑。而参加体育活动、阅读、听音乐、与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做瑜伽等,这些都是有效减压的策略,是因为这些活动促使大脑释放改善情绪的如血清素、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等物质。这些物质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从而产生放松反应。
我们可以尝试上面的方法,找出什么让你回归平静。同时,请注意一点,自我调节是存在个性化的差异的,这里没有一刀切的方 法。一个人认为是平静的事情,可能对另一个人却有相反的作用。
以上三步,最难做到的其实是第一步,我们如何不带预设,用心去聆听他人,欣赏他人?甚至是带着好奇的心去了解孩子看起来“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对家长来说,不是一般的难度挑战。
【小结】当孩子因为压力而“作妖”时,以下三个步骤,请引导孩子恢复平衡状态。
(1)识别迹象,并重新定义行为。
(2)识别压力源、减少压力。
(3)反思并做出行动反应:意识到何时自已处于压力过度的状态,发现什么可以帮助你平静、放松和恢复体力。
以上方式,不仅适用于亲子互动,也适用于两性相处。作为企业领导,你的团队里如果出现了“熊孩子”作妖,这也是适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