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风闲话古诗词研究▪性▪学习
不问即不知:李商隐《七绝·题武夷》解读

不问即不知:李商隐《七绝·题武夷》解读

作者: 笑独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22:22 被阅读1次

    不问即不知:李商隐《七绝·题武夷》解读

    ■笑独行[编撰]

    不问即不知:李商隐《七绝·题武夷》解读

    七绝·题武夷

    ■[唐]李商隐[诗] 

    只得流霞泛一杯,

    空中箫鼓当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

    老尽曾孙更不来。

    早在三十年前上大学时我就背下李商隐这首《七绝·题武夷》了,还专门查考了李商隐是否到过武夷山,当时得到的结论是应该没到过,但对这首七绝诗本身却没有想得太多。

    因为从字面上看,这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并无任何生僻字,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似乎都是明确的,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只是作为诗的语言,运用了一点与文略有不同的修辞和语法,所以表达不是特别直白、语意不是特别明朗,让人感觉有点神秘玄妙而已。

    这种主观臆断其实大谬不然,事情远不像我想当然的这么简单!然而,不幸的是,近三十年来,我对这首七绝诗的理解就始终满足于望文生义的想当然,始终停留在似懂非懂的水平上。

    直到近两年,因着胞妹结缘武夷岩茶,而我也爱上了武夷岩茶的味道和颜色,同时武夷山之奇特灵秀也让我老想把它推荐给圈中好友,这首小诗频频浮现于我的脑海,而且让我禁不住出声吟诵,我这才开始借助字义和语感品味、琢磨其间每一句的含义。而近来,为了彻底了却心病,使得自己对这首小诗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把握和理解,我更进一步逐字逐词查考起来。

    手头没有早在上大学时就收藏了的清冯浩所注《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平装全二册),网络上能查到的关于这首小诗的注解资料极为短缺,而且非常零散,所以只能借助汉典自行理解字词,同时为考实“曾孙”一词的指代和来历而通过百度查找武夷山相关民间传说资料。

    至此,我才意识到,这首小诗其实并非概括性地吟咏武夷山水,而是凭借山神武夷君“幔亭招宴”山下村人的传说故事以小见大地吟咏武夷。如此这般,整首小诗的含义就可以大致把握和理解了。

    然而,当我在通过翻译大意串解整首小诗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滞涩,尤其是前二句与后二句之间的内在逻辑不够通顺。“老尽曾孙更不来”,这最后一句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曾孙“更不来”只是年老力尽了吗?或者是因为山神不在了?那么,山神又为什么不在了呢?

    所幸的是,在我想进一步考实“武夷洞”之所指所在以后,我意外地看到了百度百科上的“毛竹洞”词条。我这才恍然大悟,武夷洞原来就是专指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中的毛竹洞!因为根据“毛竹洞”词条中的说法,唐人有将毛竹洞作为武夷山代称的习惯。而且,关于“毛竹洞”和“毛竹”,也是有历史记载和传说故事的!

    至此,我又意识到,自己在理解这首小诗的时候还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这就是忘了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的诗本是以多用典故和精用典故著称的,还以为这首诗所用字词相当平易,应该是没用什么典故的,即使有也至少不会太特别、太偏僻,不会影响到一般读者从字面上去理解诗意。

    在掌握了“毛竹洞”和“毛竹”的历史记载和传说故事后,这首诗的关节和经络才算是可以完全打通了。与此同时,在“幔亭招宴”传说故事中还有一个细节是必须注意的,否则就还是没法顺当、妥贴地理解曾孙为什么“更不来”了:武夷君是“化虹桥”让山下村人从容走着登上幔亭峰的。这就是说,平时没有彩虹桥,山下村人是没法攀上幔亭峰的。

    于是乎,这首《七绝·题武夷》的含义才算是完全可以全面深入地把握和理解了。兹将全诗四句二十八字的大意概括如下,并附字词注释于后:

    醇酒的甘美绚烂只有流霞可比(谓醇酒之难得),

    箫声鼓响适时在空中盘旋回荡(谓仙乐之夺人)。

    如今武夷洞里满是如刺的毛竹(谓山神众仙已去),

    年老力尽的村人更是来不了了(谓良辰美景不再)。

    建安笑独行曰:真没想到,有时候要做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也这么难,还非得有缘分相助才行!

    【笑独行注释】

    1.只得,犹言仅有。

    2.流霞,醇酒也,以比神仙所饮之玉露琼浆,谓醇酒甘美且有浮流云霞之绚烂也。汉王充《论衡·道虚》:“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3.泛,漂浮也,漫溢也。

    4.箫鼓,即箫声鼓响,仙乐也。相传秦始皇帝二年(公元前220年)八月十五,有神仙降临武夷山,自号武夷君,“统录群仙,授馆于此”,“置幔亭、化虹桥,通山下村人”。此后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武夷君都要在幔亭峰上以盛宴仙乐款待村人。其间先是各种鼓声、横笛声、节板声齐鸣,继而是箜篌、毕篥、圆鼓、悲栗、洞箫、居巢、撩铫合奏。酒过三巡,武夷君“乃命歌师彰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其词曰:‘天上人间会合疏稀,日落西山兮鸟归飞,百年一响兮志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事见唐陆羽《武夷山记》、明吴栻《武夷杂记》)。这就是武夷山民间盛传的“幔亭招宴”传说故事。

    5.当时,适时也,即时也,应时也。当读作去声(按照近体诗格律的平仄要求,这个字也必须是仄声字)。

    6.回,回环也,来去也。

    7.武夷洞,武夷山有七十二名洞,此处或者专指位于鹞子岩南之毛竹洞,洞口斜敞,上斜覆而下缩敛,洞内石壁峭立参天,杂竹丛生。据说唐人亦有将毛竹洞作为武夷山代称者。

    8.毛竹,此毛竹非寻常毛竹,而是如刺有毒之怪异毛竹。相传毛竹洞内曾经长有异种“毛竹”,每节旁生怪枝,枝之巨细与主干等大。唐陆羽《武夷山记》谓,武夷君在幔亭峰上招宴山下村人散席之际,有一少年因侮谩仙灵而致招惩罚,“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

    9.老尽,年老力尽也。

    10.曾孙:相传武夷君在“幔亭招宴”时称呼山下村人为“曾孙”(见唐陆羽《武夷山记》)。

    11.更,读作去声,愈加也,犹言再也。

    12.不来,或者也不是不来,而是难来吧。因为“幔亭招宴”时,武夷君是“化虹桥”让山下村人从容走着登上幔亭峰的,而平时没有彩虹桥,山下村人是没法攀上幔亭峰的。

    【不问即不知:李商隐《七绝·题武夷》解读_原创: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14-5-8 18:56:50】

    不问即不知:李商隐《七绝·题武夷》解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问即不知:李商隐《七绝·题武夷》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bo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