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啊!——巴尔扎克《妙语录》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与某些人的来往过程、社会上的某些新闻事件,让自己明显觉察到因为知识储备和认知角度的狭隘而引起错误认知导致情绪的波动甚至差点失控,这种感觉很不好,因为情绪上的失控往往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比如现在的“激情”熬夜看书和工作(还好家里整不到酒,不然说不定还会小酌几杯,不过已经半年忍着没喝了,笑)还有会给别人添麻烦(说一些虚头巴脑的话)。
所以迫切需要一些书籍或视频(教科书里的介绍根本不够!),首选米勒教授的《亲密关系》,之前有听老师介绍过,但看成了另一本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老实说,这本一般),所以四处找寻来看了。
以前习空见惯的人际关系让我忽视,但我真的对亲密关系和两性的异同处有太多的疑问点了,甚至让我一度觉得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这个群体,或者不了解我自己。且在频频试探中变得更加疑惑,因为我感觉两个群体之间的思维和认知真的存在我无法确定的差别(也可能是数量太少的缘故),希望这本书能给我点启发或灵感。
书的序言部分有两个问题:
1.如果你要到一座荒岛上生活,只能在你的各种亲密关系中(父母、兄弟姊妹、好朋友、同学、同乡、同事等等)选择一个人同行,你会选择谁?
我会选择跟我的仇人(可惜我没有)或者我一个人到一座荒岛上生活,ta能保证我每天的乐趣点以及生活的边界,我不舍得让我亲密关系中关照我的任何一个人陪我来到这座荒岛上(即便我的失踪会让他们伤心欲绝)。
2.第二个问题是:当你的父母、配偶、孩子、最好的朋友一起落水,只有你会游泳,而你只能救其中的一个人时,你又会选择谁?
这个问题过于阴间了,不予回答。而且现实生活中,他们任何一个人游得都比我要好,如果未来的配偶不会游泳,我会陪ta一起学(除非有不可触碰的阴影),不然在玩水的景点怎么耍得开,不中。
(现在看我上面写的一段话,跟喝醉了一样,所以心情不佳+熬夜约等于醉酒。)
以下是对书中内容的小结和感想:
01 人际关系的构成
以前看一本书时,了解到监狱里会有禁闭室(solitary confinement),在里面待上一段时间的效果看形容很接近感觉剥夺,而且人又是社会化动物,这就导致痛苦加倍,所以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比我们想象中要重要许多。
包括自己这一年半来所接的咨询个案,大部分问题缘由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以关系处理好,能带来快乐,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创伤。因此有必要了解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发展和运作的。
前人研究认为,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的差异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
了解(knowledge):熟知彼此的经历、爱好、情感和心愿,而且一般不会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人。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承诺(commitment)。
不过这六个要素不一定会全部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任何一个都可能单独出现(当然,如果六个都有是最好的)。举个很常见的例子,结婚多年的夫妻,他们在生活中可能相当单调、乏味、缺少情趣,但彼此的依赖度却很高。
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
这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普遍又强烈的内驱力,或许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本性。
归属需要使我们努力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而且无需太多,几个即可。一旦满足,其内驱力就会降低。(突然想到需求层次次理论,在这里浅插一个)
Maslow's motivation model研究发现,具有亲密关系的人较单身生活的人更幸福、健康、长寿。(这里突然想起之前书里提到的一个实验:看到伴侣的照片,疼痛感会减小)。
为什么个体会强烈地需要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是社会化动物?
书里是从进化的角度给的解释(迟早有一天我要去看《进化心理学》):归属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社会倾向。我个人的想法之一是,远古的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所以群体生活往往比单个人的存活率要高。
但近几十年,全球社会经历了社会经济、文化与心理变迁,比如经济不平等的增加,城市化水平上升,人们的个体主义升高(更高的离婚率、独居率和自恋水平)和社会信任水平下降,那么归属需要会随之下降吗?(寇老师的课题组发表了相关论文,但我暂时还没找到方法去获取全文,太新了)
文化的影响
文化标准是人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石,它影响着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限定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模式。
比如之前在宿舍时跟舍友们讨论同居这件事情,放在百年前是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现象,而现在我的部分舍友认为婚前同居十分有必要,因为可以考察彼此是否真的合适,也确实践行了。
但我个人认为,或许同居确实可以考察彼此的合适度,但比起婚后其责任感要低且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比如更多的冲突、出轨、攻击、嫉妒等。所以有句说法是,同居时间越长,分开的可能性越高(我不确定这是否有科学依据)。
亲密关系变化的根源
书中提到,近年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支持自我表现,重视个人成就)变得越发突出。而东方文化更倡导集体主义的自我感,人与家庭和团体联系更紧密,因此离婚率较美国要低。
But,这是二十年前的数据了(《亲密关系》什么时候出第七版的中文书,英文的资源不好找)。
根据我的观察,身边越来越多的的好友同学会更重视在亲密关系中的快乐和享受,更少的麻烦和付出,不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也接受不婚或不要孩子。甚至因为最近的一些事件以及媒体的过分渲染和解读,导致恐婚恐育。
所以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和接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区的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