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可能是从环境等多个方面考虑。而由于指标、牌照的因素,迫使城市里的很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而且尽量选择油电混动车,而非纯电动汽车。究其原因,充电不便。像深圳这样70%的人口是未购房者,即使有房也未必能过物业这一关,对于不提供充电桩的小区,给自己的车位按照一个充电桩非常困难。并且,首先你要有一个固定车位。

但在农村,城市里所有的充电不便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农村的加油站比较少,稀疏分散,不像城市里随处都可以加油。在北方的农村,至少在我的家乡,电动自行车要比摩托车流行很多。农村的道路没有拥挤,没有塞车,没有了这些变数,车主对于剩余电量能够行驶的最大里程都有更清晰的感知。北方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独立的庭院,随时安装充电桩都是自己说了算。另外,对于目前较为普遍的300-500KM最大行程基本上满足农村人一天的行程需要。就像智能手机一样,白天外出使用,晚上回家充电。
抛开环境这点事儿,新成员汽车的保养、养护要比汽油车、柴油车更简单,便宜。对于较少有4S店,维修店面的农村来说,新能源汽车也要省心不少。家电下乡这件事儿着实给现在的新农村农民带来实惠,现在农村人的经济收入也已经显著提高,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或许比啃哧啃哧在一二线大城市推广更有前途。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威观视界」。
网友评论
1.农村不受牌照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至少目前不受影响
2.(先声明我也是农村人)农村父辈人大部分可以说绝大部分没有环保意识,不会为了保护环境而多花钱(绝大部分都比汽油车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