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翱翔中感受幸福
——读陈丰诗集《落单的幸福》
王传学
陈丰先生(笔名与网名我是圆的)的新诗集《落单的幸福》由华龄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他的第八本诗集。陈先生多年来在诗歌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诗集名为《落单的幸福》,给人新奇之感。一般来说,落单,即单身生活,带给人的应是孤独、寂寞和痛苦,何来幸福?对此,著名评论家沙里途先生在“序言”中作了如下的解释:“我读陈丰的诗集《落单的幸福》,疑窦陡生。无论年龄高下,孤身一人的生活何来幸福可言。但是,它所涵盖的当下的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却是不言而喻的。比如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离异和车祸之类的事故落单的等等。表面上看来他们有失落的常态。从长远计,劳动力进城后的所得正是《共产党宣言》所倡导的‘从按劳分配逐步走向按需分配的’终极生存目标的必由之路。正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解放,总的有个过程。那是战争年代。在和平时期,冷战过后,新时期开始,就其生活质量而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风雨过后彩霞满天的憧憬。有希望就有未来。这就是我对陈丰诗集的题解。”(《落单何以幸福 ——读陈丰‹落单的幸福›》)
沙先生这段话的观点是“就其生活质量而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风雨过后彩霞满天的憧憬”,即落单后有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就有了新的幸福感。
对于“落单的幸福”的理解,我们还是回到作品本身。在这本诗集里,有一组诗的题目就是“落单的幸福”,这应该是诗人自我阐释“落单的幸福”内涵的最好注脚。
这组诗共有四首。
第一首是《春天的眼睛》,只有两句:
只剩下你
来年的元宵格外的圆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落单了,他(她)没有悲伤,反而开始了新的生活,对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到来年的元宵节,由于心情高兴,看元宵节吃的元宵,觉得格外的圆。这双眼睛,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所以诗人说是“春天的眼睛”。
再看第二首《时间像鸟飞》:
时间挂在墙壁上
像鸟
扑哧扑哧地飞
我也跟着飞
熟悉的街道
往来的
都是陌生人
我该去找谁喝酒去
太阳老了
骨瘦的时间
还是像鸟
还在扑哧扑哧地飞
“时间像鸟飞”,这个比喻很形象。那么,它的隐喻义是什么呢?从诗中可以看出,“我也跟着飞”,在满街的陌生人中,“我该去找谁喝酒去”,似乎很孤单。但是,在这种孤单中,隐含了“我”是“自由”的,“我”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自由地选择喝酒的对象。于是我们可以看出,相对那些忙忙碌碌,无法自主支配自己时间的人来说,“我”的这种孤单就是幸福的。
再看第三首《坐在秋天里,想着秋天以外的事》:
秋天已经走得很远
我如风中的残灯
摇晃着将灭的渔火
眼前的高楼
一座高过一座
我已没了用武的地方
在无关风月的地方
我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装进去
就像云雾植入空旷的空中
这首诗中的“我”,“如风中的残灯”,“已没了用武的地方”,似乎已是孤独、沮丧的,这就像许多在城市里务工的打工者。但是,我“像云雾植入空旷的空中”,可以像云彩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自主选择自己的方向。在这一点上,相比于那些成天机械忙碌的人,“我”就是相当的幸福了。
再看第四首《我的杯中还是你》:
今晚
我又看到
年前的月亮
不知是否
还能与你
月下对食
我没有酒
但我却要请你
把四季斟满
我要一醉如泥
我想再一次成为泥沙
建造你的幸福
时间坐上雪铁龙
匆匆而去
但我的怀中仍是你
这首诗中的“我”,经受过落单的痛苦、感伤,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成熟,并愿意为“你”的幸福牺牲自己。可以说,“我”的精神在脱单的磨砺中变得坚强,“我”的情感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纯粹。应该说,精神的升华,让“我”更加体会到幸福的真谛。
从以上四首诗可以看出,诗人所说的“脱单的幸福”,指的是一种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幸福。
这种精神追求在《我真把自己搞丢了》中更为明显:
在与领导谈话后
我把自己搞丢了
我不知道我
身在何处
老听人说
迷失自己的人
经常选择楼顶抑或古井
纵身下跳
可我
找遍所有的楼顶和古井
也没找到那个
坏透了的我
如此看来
我真的丢了
丢在了那个
不能脱身的谈话里
“在与领导谈话后/我把自己搞丢了”,多么可悲的现实!他真实得让人触目惊心!这也从反面说明,一个人要想保留自己的人格尊严、精神自由是多么不容易!
最后,借诗人雷文的话对“落单的幸福”作一小结:“诗是孤寂的,同时也是幸福的。阅读多次才明白重中之重,《落单的幸福》里的无伴,又孤独的幸福。可能这种无伴又孤独的幸福,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也许是负重,才一时脱离群体,让陈丰在身体前行时,又多了一次又一次回头的机会,这又是何等珍贵的幸福?!”(《“写诗本身就是自我辩护”——读陈丰诗集‹落单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