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孩子一般都是跟着男方姓,很少是跟着女方姓的,除非女方后台硬,又或者男方当了上门女婿,才有可能打破这种局势。这样的观念,已经让我们从思想认知上认为是理所应当,如若不然就会感觉很奇怪,甚至会产生抵触和矛盾心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观念也有所淡化,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都会让双方家庭聚到一起,相互商量讨论孩子的姓氏,孩子可以跟着男方姓,也可以跟着女方姓,又或者第一个孩子跟一方姓,第二个孩子跟另一方姓。总之,孩子跟谁姓是有了商量的余地。
当然,理论上是这样,但在很多农村,孩子跟谁姓依旧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他们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是很难去改变的。
我有一个表哥,大学毕业出来之后就去当了一名小学老师,也是在那里结识了老校长的女儿,女孩也是一名小学老师,长得小巧标志,两人情投意合,再加上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同,不久之后就结了婚。老校长就这么一个女儿,对表哥也格外的看重,虽然还有一段时间才退休,但还是申请了提前退休,让表哥接替自己的位置。
在我们看来,这本应该是一桩美好的婚姻,幸福的派对。可结婚才不到一年多,就听家人说你那个表哥离婚了,原因是孩子跟哪方姓没统一起来。表哥家认为,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孩子当然得跟自家姓,况且孩子跟男方姓合情合理。女方家庭认为,表哥家有三兄弟,就算要接香火也还有两个兄弟,而自家就这么一个女儿,如果孩子不跟随女儿姓,自家这边就断了。
两家都站在各自的位置,各说各有理,最终因为没有谈拢,导致两人离了婚,而孩子判给了女方。
离婚之后,表哥也离开了那所小学。
原本美好的家庭,就因为孩子跟谁姓闹得不欢而散。这里面虽说没有什么对与错,但最后造成这样的局面,还是不免令人感到很惋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