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与五号房间里的男人

作者: 直接霄翰 | 来源:发表于2016-08-17 19:22 被阅读0次
    基督山与五号房间里的男人

    自初中伊始,看过漫画原著,也看过了漫改电影,近期也有幸拜读了人物形象的灵魂源泉《基督山伯爵》,我想自己有理由,也有一定能力细致的谈谈“V”这个角色了。也借此,向忙碌过数年的百字文章作别。

    最早发现这部电影,是通过贴吧网友的签名档。寥寥几句台词,而且gif里还没有这张面具,但对政治朦胧未知的我就已经被这另类的格调吸引。人们说这种风格叫说真话,说真话总是好的、勇敢的。

    看着小小图片里的字幕,“传播新闻是媒体做的,编造新闻是政府做的事”,仿佛自己已然成为看透世态红尘的高人。这更浓厚了自己对电影的好奇心理。

    进而通过搜索,看到了那句“思想是不怕子弹”的名言,我才知道这部电影叫做《V字仇杀队》。也从那时起,我像今天很多对V有强烈认同感的人一样,钦佩于他的勇敢无畏,膜拜他的侠肝义胆,更对影片里桥段的设定有感同身受的错觉。

    说到感同身受,政治讽刺作品真的太能命中群众的下怀了。即便他们分别以个体的存在形式在享受影片,但是群体理性判断力低下的弊病也一样会显现。如《乌合之众》所言,他们易受煽动,缺乏判断。人们会默认自己就是那群受害者之一,恰似荧幕上那群虚构的形象。

    这种感同身受,后来在读《动物农场》时,我也产生过。可是对比V的观影体验,真的要说,乔治奥威尔在政治讽刺上的功力要比这部电影的水平高太多了,当然,这算是句题外话。

    恰是这些错觉,拉拢了国内太多粉丝,他们愿奉电影为圭臬,却连主角所带面具的来历、对影片开始时“火药桶事件”的真实历史情景一无所知。更是有太多的人认为V就是革命者的化身,自己同革命、同先进站到了一队。

    我今天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凡有些桀骜不训主题的内容,就都要与这面具挂钩。细想想,这电影真是“功不可没”。这些现象都是将V的形象片面化的体现,于是有盖伊福克斯面具的地方就有所谓叛逆奔放,然后伴随着的是中二病、脑残粉的骂声。

    所以我要表达我所理解的V真正的形象,和经历过对V肤浅的痴迷后的一些领悟。同时,再谈谈V和基督山伯爵的一些相似之处。

    V字仇杀队和基督山伯爵一样,都是主人公承受巨大的磨难,最后凤凰涅槃,复仇成功的故事。V是被困在五号牢房里的怪人,参与生化武器的实验测试,他经受住了注射毒药的痛苦,并以先前一位女同性恋犯人的自传为动力,在大火中离开监狱,决心复仇。这条主线是同基督山一致的,后者也困于桎梏,接受狱友法里亚神甫的教诲,出狱后继承其宝藏,并完成复仇。

    V的潇洒行动,无需赘述。说到底,V的“革命壮举”:老贝利的轰然崩塌,要员党羽的接连遇害,慷慨激昂的电视演说,都是为了两个字——复仇。这点,片名的vendetta就已经告诉各位了。对比基督山,一个打着反对压迫的旗号,另一个则是自认为奉天主之命行事。究其核心都是满腔的怒火和复仇的欲望。

    而观影者,看到的是恐怖主义式的革命表象,却没看到V复仇的本心。像电影里的英国民众一样,观影者的“共鸣”,也不过是V的复仇的一部分。这些人物构成的背景,在伯爵那里是前进的棋子,在V的手里则是那张张骨牌。最后骨牌一个推着一个的倒下,V的最终目的也达成了。

    V的复仇,在蒙骗过芬奇总督,坚定了他的推理判断后达到了顶点。这时他不仅唤起了作为国家根基的广大民众,更是松动了国家机器内部的一颗螺钉。其装扮成已故知情人洛克伍德的桥段,同基督山塑造假身份布索尼神甫达成自己的目的完全一致。在读过《基督山伯爵》后,我才知道前人就有这般鬼斧神工,不由得惊叹大仲马真是文艺界复仇手法的鼻祖。

    V的复仇,是对他自己人生的一场救赎。可这救赎就仅仅是瓦解一个独裁政权这么简单吗?若是如此,电影的内涵必将大打折扣。V与evey的感情线在这里就起到了重要作用,evey的存在,让V真正的完成了他的自我拯救。

    V要唤醒沉沦已久的民智,evey显然也在其名单之上。V构造了一个假的监狱,让evey体验了牢狱之苦,让她直面恐惧,让她在雨中拥抱上帝。V向她解释了自己曾经受的痛苦,表白了他复仇的源头。V相信自然的法则,如同力和反作用力,那些施暴者注定要受到惩罚。V感叹自己经历过的恐怖,而evey则直言,他们也创造了一个可怖的你。

    终于,evey离开了暗影长廊,离别时欲吻又止。当evey只留下背影时,V摘下面具,扔向镜子,埋头哽咽。V爱上evey了吗?是的,当他请求能再见evey一面时,就已经证明了这点。可又不止如此,他更为自己面具下的灵魂哀痛。是啊,血液里流淌着仇恨,可这仇恨却也让自己面目全非。他自以为不会再爱,可是与evey在一起时发生的一切,又让他感受到了那阔别已久的心弦颤动。

    所以复仇路上不只是激烈的碰撞,这增添了作品的戏剧性。基督山伯爵也是这样,在目睹了维尔福小儿子的意外惨死后,他也对自己的复仇手段产生了不安;在听到莫尔塞夫夫人的哀怨告白后,他对自己十余年的计划产生了动摇。但是当伯爵重回监狱,找到法里亚神甫的笔记时,他坚定了信念,过去饱经风霜终能幸免,就决定了他今天要把正义带回人间,替天主行道。

    对于V,从电视台救起evey开始,就决定了未来的轨迹,如片头V所言,世上没有巧合。

    而我想再加一句:世上没有巧合,只有因果。

    V的坚强和执着,他所经历的苦难,注定让他完成心愿。V的善良和侠义,也注定让他邂逅evey,并爱上了她。而他的身世遭遇,也决定了他来自旧世界,当新的秩序确立,他便无存在的意义,也注定不会与evey跨过新世界的大门。没有树在等他……

    这一切,都结束在炸弹列车开动前V与evey的告别,结束在面具上的一吻。这一刻,一种悲怆的人物“宿命感”油然而生。

    倘若V全身而退,又会怎样。摧毁一栋建筑容易,可重塑一个帝国却没那么简单。面对新的时代,民众会把这位侠客推上神坛,可他诞生自独裁世界的黑暗,他又能否保证不会把旧世界的一切带回来?

    V选择了离开,与世界告别,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包括原著漫画也是,给我们的是一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结局。即便如此,V也是一位有远见有担当的战士。主人公尚且看到了变革的不易,而荧幕前的朋友们呢?

    很多时候,一些愤怒与不满,都是因为自己没坐在那个地方。

    这张面具下,掩盖着的不是一张狡黠又放肆的面孔,而是一颗千疮百孔的热忱灵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基督山与五号房间里的男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zu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