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产品&运营互联网自媒体
创业公司做运营,从0到1踩过哪些坑...(附200G新媒体资料)

创业公司做运营,从0到1踩过哪些坑...(附200G新媒体资料)

作者: 阿龙进化论 | 来源:发表于2017-01-15 23:09 被阅读71次

2017年1月15日,离新年春节放假还有11天,也是我们从公司“提前放假”的15天了,最为重要的是,按照之前公司规定,15号也是给大家发工资的日子...

是的,我失业了,在2016年12月31日,我们以“提前放假”的形式“被失业”了,也是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被失业”。从产品到运营,从前台到人事,我们以“集体放假”的形式,迎来了2017新年!虽然大家都有难过、不舍、担忧,但当老板说出,1月份我们全体提前放假时,大家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谜底终于揭晓了...

我们是一家深圳创业公司,老板之前做了十多年线下汽车服务连锁门店经验,2014年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开始了自己第二次创业,这次选择的是“移动互联网+汽车服务”O2O模式。虽然如今O2O被大众用滥唱衰,但在2014年“O2O”、“汽车后市场”无疑是当时的风口。历经3年多的创业维艰之路,我们还是没有在风口起飞,回顾自身这1年多工作经历,觉得在运营这一方面有些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简单介绍下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本人2012年新闻学专业毕业,毕业后在一家大型房地产网络平台(搜房网,后改名为“房天下”)工作了3年,经历了商务记者、策划、运营等不同岗位,2015年8月从搜房辞职,2015年10月开始加入这家创业公司。

其实,当时加入新公司,既有着某种机缘巧合因素,也是基于自身想在移动互联网、新的领域有所突破发展。后面事实也证明:每一次选择只是一个开始,有得有失,有新鲜好奇、也有枯燥无力...

记得进入公司那一天,刚好公司搬新家,而且还是离我住的地方很近。当时,公司团队人员并不多,主要分为研发部、商务部、行政财务三大部门,共20人左右。经过1年多的打磨,公司初步完成产品研发(一套门店SaaS系统和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并且完成了300多家合作商家拓展工作。这一阶段,公司发展重心开始转移到产品、用户运营及市场推广方面,这也是我加入公司后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方向,同时,公司“先产品、后运营”的策略也为后期扩展发展埋下了隐患。


禁忌一:先天不足,后天来补

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小步快跑”是大多数人信奉遵循、的一条重要法则。然而,由于在前期团队人员、资金有限情况下,创业者选择了“先撇开运营搞产品”,等产品好了再“运营做市场”,整体的逻辑顺序似乎合情合理,但在后期实际运营过程中,很多时候产品跑偏了,不得不进行产品推倒重来大调整,最终走了很多弯路,很难在市场上跑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刚进入公司,发现产品文案撰写、公众号运营都是由一个商务人员兼顾,虽然公司成立1年多了,但是保留下来有价值的文档、公司产品介绍都几乎为空白。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主要花精力在配合完成网站、公众号等产品内容运营,以及配合完成产品体验、文案优化、商务拓展培训。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并且进行了多次修改调整。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公司开始引入“产品经理”新一职位,这时产品开开始逐渐。

先研发,后运营,再产品,这种“先天不足,后天来补”的决策意识,不仅浪费了创业公司宝贵时间,还大大增加了公司产品、市场试错成本,同时也制约了公司后期发展。


禁忌二:量多不如质优,高频不如恰当

面对公司之前零运营情况,我不得不从零规划自身运营工作安排。首先,从最基本的产品文案、公众号运营、网站运营开始。为了更好提高公众号用户量及影响力,前期采用了“低数量、高价值、多原创”运营策略,集中精力抓取C端车主用户,运营好公司核心服务号

由于前期工作内容繁杂,时间精力有限,因此只保持一个主要的服务号运营,并且每周撰写1-3篇原创文章,在每周五中午12点或18点者进行推广。经过1个多月后,公众号阅读量、粉丝量逐渐上升,并且陆续获得原创、评论、广告主功能,最终使得公众号运营开始走向正轨,也逐渐被更多粉丝所喜爱。

其实,运营本身就是一个慢热、持续的工作,真正靠一篇“爆款”文章火起来的不多,尤其是企业公众号运营,如何结合自身产品特点、用户兴趣,创造更多有价值、有趣的内容,吸引更多用户,这是每一个运营人都思考的难题。

我们尝试了不同角度、不同话题、不同形式的内容推广,并且根据每次宣传阅读量、用户量逐渐确定了自身的内容方向,其中关于汽车维修保养知识干货最受欢迎,其次是本地汽车行业新规资讯,最后才是自身产品活动。因此,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公司的运营目标跟用户兴趣点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希望更多宣传我们的产品,然而用户却常常偏好鸡汤、干货类文章,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取舍,并且记住:运营效果,请用数据说话


禁忌三:渠道导流,想得美做的难

当完成公司网站、公众号平台内容优化,确立运营基本方针后,我们面临运营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吸粉——抓取大量用户。加入公司时,公司已经积累了将近2万多的微信粉丝用户,但是对于一个创办近2年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这个体量远远不够。如何快速获得大量用户,成为公司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初期创业公司,获取用户最大的难题在于资金成本有限。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宗旨,我们开始尝试跟外部渠道合作引流,其中前期主要是通过线上引流合作。比如,通过礼品赞助跟深圳本地大号*生活、家政服务平台、大型商场微信公众号进行互推宣传,也有开通广点通进行广告宣传,然而整体效果并不如人意。

一方面是由于赞助、资源互换形式,大都是抱着“锦上添花”、“可有可无”合作,各方协调配合较难,游戏规则较繁琐,用户实际参与度、转化度较低;第二方面,赞助商品单品价值,或者总价值吸引力不高,持续广告成本较大,因此很难短期有明显引流效果。

因此,在选择商务合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好合作方是否真正符合自身运营目标需求,比如,我们的目标用户是深圳车主,属于中高端用户群体,但是选择吃喝玩乐大众平台引流,两者目标用户存在一定差异,必然导致转化结果大打折扣。

选准合作平台后,需要双方共同制定一个简单可行的合作规则,很多情况下,我们为了省事,或者迁就某一方,提供了赞助礼品后,就等着对方执行上线、被动等待结果,其实这样的合作没有多大意义,很多时候相当于白送礼品出去了。

当然,商务合作的形式也很重要,直接要现金的,或者只放公司名字做品牌曝光的,这样的合作对于抓取用户实际意义不大。对外合作引流,一定要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实际利益,如果只满足平台要求而忽略真正用户需求,这样的合作导流效果是很小的。记住,真正买单的是你的用户,而不是你的合作伙伴。


禁忌四:活动运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比于线上,线下活动运营流程准备、成本预算、执行配合等方面要求更高,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线下活动往往是直接抓取用户的有效手段。但对于不少企业来说,线下活动运营难点在于成本的控制和执行的落地,如果因为过多考虑成本,而不能保证场地、人员按照要求配合,往往一场活动往往会变成一个走过场的“自嗨”。

回顾我们这一年多以来,尝试举办了不少线上线下活动,有针对“春运”热点的爱心拼车,也有帮助徐闻义送菠萝的公益活动,更别说元旦、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在各种商场举行的促销活动,然而,从活动效果上来说,一场5人小型的“扫码送礼品”的线下活动,每天新增1000-2000个用户不等。

造成这种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活动礼品的选择;2、执行人员的力度。线下活动面临的用户,往往是随机流动,很多人对于公司、产品可能是第一次了解,往往开始存在一定戒备心,因此需要吸引用户注意力,必须采取简单、粗暴、有效的方式。通常,活动礼品和执行人员是决定能否留下用户的直接关键因素

当然,很多公司都想着“花小钱、办大事”,既想通过线下活动抓取精准用户,同时又想给用户纸巾、体验券等礼品,做完一场活动之后,核算单个用户获取成本才发现并不划算。其实,一次高投入、高产出的线下活动效果,往往比10次不痛不痒的线下活动更省时省力省钱。因此线下活动关键不在于做的多,也不在于你去做了,而在于你确定方向后,对于整个活动的准备、投入、执行的决心。

周详的准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业公司做运营,从0到1踩过哪些坑...(附200G新媒体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gy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