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两次咨询,学了一些新的知识,也打开了一些新的认知,但总体上来说,因为这方面知识的欠缺,这种无知自然也就让自己对于前两次咨询会产生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有感受,但却隔着一层纱,模糊不清。
不过知识这种东西,也是急不来的。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也没有聪明绝顶、举一反三的天赋,那就只能是慢慢来,能学多少是多少,学会了什么就是什么,一点点地去啃、去消化了。
第三次咨询,特别认真地去听、去学、去思考。想比于前面两次来说,概念上稍微清楚了一些,这也算是有所进步了。
这次咨询中,咨询师在案例结束之后,讲解了系统式干预的流程:5%扰动--全面反馈--积极强化--强调中立。
并对系统性咨询的方向做了定义:深度和广度方面,更注重于广度,注重外在的视角,注重人、山、水的关系,而不是注意冰山在水下面更深处的部分,不那么注重内心个人化的体验,只偶尔停留在这里。
在看到里面一男一女两个咨询师,女咨询师一直表现的是一种很活泼、很生动的感觉,咨询师中途轻言浅笑的与来访进行互动,有些疑惑:这种方式是特意为了营造的更轻松的氛围吗?
接下来也讲到了几个新的知识点,首先是“症状外化”,用这种方式来弱化来访与症状的那个紧密连接,又刷新了认知。
还学了一个新的词“戏弄症状”,把不适的症状保留,不那么快地缓解,做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再有就是关于循环提问:当其中一个家庭成员在改变上做得比较好时,不会去问当事人的感受,而是会去问另一个家庭成员对于这个改变的成果是什么样的感受?比如说,是认同,还是压力?
然后,今天还展现了家庭治疗中一种新的方式,由两个咨询师面对三个来访者的对话和交流,换成了让夫妻两个人直接对话,面对面的交流,直接讨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当然,在夫妻二人交流的过程中,咨询师会在认为需要的时候,打断他们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对两个人进行提问,引导着两个人的谈话方向和深度。
当然,在咨询过程中的这个操作,又是一种刷新我认知的新模式,只能是自己对着自己感叹:唉,新的知识太多了,不知道的知识太多了,学海无涯呀!
最后咨询也对本次的咨询方向进行了讲解,前面两次咨询,是聚焦在一家三口之间的关系上,而这次咨询的方向却是把对一家三口的关系的咨询,转而聚焦在夫妻二人的关系上。
比如,咨询开始时,谈到爸爸给妈妈写信,妈妈感动哭了,在爸爸明显的想读信时,咨询师阻止了爸爸的行为,让夫妻二人有共同的秘密,目的就是强化夫妻之间的关系,意在为这个关系设置边界,示意除了他们夫妻二人之外,女儿和咨询师都是外人。
之后的咨询,也基本是围绕着夫妻二人来进行的,女儿在这次的咨询当中,从当事人调整成为了旁观着,在旁边进行观察和补充。
而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于来访既要有推动,又要有拉扯,要给来访更多的可能,让来访在咨询可能的改变中,有更多的方向可以选择,从而也让这个家庭,在咨询中有更多的方向去改变和有更多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