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中初期好像满意的事不太多,处处都有些不适应。高一不紧张,每两周回家一次。开始我和Q、W坐公交,后来看到许多同学骑自行车。我们也兴奋地跟着参加了,两个多小时,一会儿使劲往前冲,一会儿又泄了气,互相鼓气再用力,开始很佩服那些比我们路途还远的同学,慢慢习惯了,一路说说笑笑也是很快乐,偶尔偷入懒坐公交还很不好意思。
有位初中好友她上了中专,学服装设计。三年里,我们只有一两次在公交车上遇到,虽然彼此住的不远,却不见面只写信。信中记录着生活中的小事,做了什么,吃的什么,遇到些什么人。
有一次她写道:每次回家坐的那辆车,总是比去学校坐的车多收两元钱。和收票员商量无果后,准备了很多一毛钱,甚至找同学换了些五分、一分的硬币,于上个星期交给她,看她数了半天,心里舒服多了。这次回家她竟然没有再多收。我洗衣服的时候一边看,一边笑,很开心。
不回家的那个星期天,大家在一排水龙头前洗衣洗头刷鞋。尤其是像这样春光明媚的时候,同学们叽叽喳喳,这个喊帮忙拿下衣架,那个喊拿下洗发水;或者有的呼朋唤友去逛街,有的叫着借书听歌的,还有的听到逛街忙让着带东西的,一片热闹,也是很快活的。
好朋友住在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懒的走,有事就喊,一个宿舍一个宿舍传话过去,在外面的人笑成一片,屋里的人跑出来,然后回去笑道“两个神经病加一群经神病”。
我们的室长姓史名霞,微胖,有着胖人走路不紧不慢的特性。性急地我们一下课就冲到宿舍,拿水瓶去带水。等我们到了门口,她才转过食堂西门而已。我们就站着门口大声叫:“个死霞,你快点呀!”她还笑眯眯地,慢慢走着。于是分工,一部人去拎水,一部人打饭,室长失去了钥匙保管权。
悲催只是少年人少年时留下的印迹,但毕竟真实存在的,除了心态也有真实事件。第一个就是宿舍里的老鼠。我们与老鼠斗智斗勇,最辉煌的成绩是住在西北下铺的两位同学,捉了一窝小老鼠,用塑料袋装了,放在宿舍外给各位娇娇女参观。娇娇女们惊叫不已,然后接受两位女汉子的鄙视。
第二件事,就是我发现我的数理化学不上去了,尤其是化学到了高一下学期竟然听不懂啦。
刚进校门我还排在全年级前五十,第一次月考就到了一百开外。整个高一我只有一次进入百名前,每天不知道干什么,提不起劲头。
大量空闲时间看各种课外书,更喜欢抄录各种诗词以及忧郁的句子了。席慕容、三毛、泰戈尔、雪莱、纪伯伦、汪国真、叶芝………卡夫卡、尼采、叔本华、张爱玲,这些是生活基调,然后加上流行的言情武侠小说,占据了我的学习时期。考试前才抓紧时间翻书,好在高一时九门课,除了数理化其他背背就好了,但自己知道很是荒费了时光。被老师盯住后,看小说被抓住了两次,我终于决定读文科,让许多人失望,一位初中老师看着我叹气。
高一时还很佩服班上的学习委员,因为她的数理化学的好,常常满分,当然看见她,她都在做题。有位同学被其他班同学欺负,在操场上他拿水果刀刺了对方一下,全班同学湊钱贴偿,他本人被处以留校警告,我班同学不服,上诉未果,学校保持原判。
虽然当时化学学的不好,我还是认为努力下小高考我肯定不会考差的,所以就偷懒报了文科,于是马上就是高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