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读书读书
大拙评书:素土本心

大拙评书:素土本心

作者: 猪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16:12 被阅读207次
    大拙评书:素土本心

    素土本心

                 ——评《屋顶上的季节》

    朱胜萱写了一本书,出版了。

    在这个媒体自媒体各种传播手段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某某写了一本书”,似乎已经不再具有多年前那样的关注度,很多书籍读者寥寥,在废旧书摊上孤独的守望,“著书立说”恐怕也不能就理解为“立德立言”的神圣之举。在没有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朱胜萱肯定没给我钱来写书评做广告),为之“鼓与呼”恐怕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读完这些文字,我还是觉得有些东西值得说说。

    朱胜萱是建筑设计师出身,典型的理工男,做过上海世博公园主创设计师,建筑设计作品在业内拿了一些奖项,后来有点“不务正业”,做城乡互动发展促进的一些事情,事情很多,很杂,但都与“文学”风马牛不相及。可他写的这本《屋顶上的季节》却是一部散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给出的上架建议是“文学”,不能不说这其中的反差是我没有想到的。

    文学是什么?词条说,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设计师、公司老总朱胜萱写出了一本文学作品,这个“文学”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来源于它反映出的是作者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在书里,朱胜萱说写这些文字是一个“整理生命源代码”的过程,他追问自己:“我舍不得我的田园梦想……这一些传统,这样一种生活的理想,在这样一个过分喧嚣的时代,放下,可能就会没有了吧?”

    这一种真性情,真文字在书中随处可见。

    有对城市生活的反省,有对城乡距离的思考,有对外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生存状态的剖析,有对田园精神文化融入都市的探索,有淡淡的哀愁和悠悠的憧憬……

    《屋顶上的季节》记述的是作者从一个“成功”走出农村,离开土地,事业有成,定居都市的青年,对故土,对田园,对村庄的“不舍”,最终选择为田园梦想“做点什么”的心路历程和行动历程。

    当每一个人都在由衷或者不那么由衷的在诉说“乡愁”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对乡村田园的消亡都停留在感慨上,离开乡村的“城里人”,很少有人能够倔强的停下自己的脚步,选择踏上寻找家园的路,而是把自己的情怀埋起来,继续麻木疲惫。因为在生活的实际利益面前,情怀不能用来支付按揭。

    在书里,朱胜萱记述了他开始“城乡互动研究”的第一步:开一家“在屋顶上种菜(都市农业实践活动)”的公司,这个项目获得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绿色生活行动”的最高褒奖。《东方早报》这样评价他的这个创意项目:“那些仰望天空,种植蔬果的人,向我们证明,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上海的天际线,会变得更加的绿意盎然。”

    这本书完稿已经两年多了,现在终于能够面世,这两年,朱胜萱在建设乡村,激活村落,重返田园的路上,又走了很多的路。——在家乡昌宁的漭水“阿背寨”,他签订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阿背寨新乡居”,项目已经在过去的这个春天悄然动工。

    在《屋顶上的季节里》,作者这样写:我不相信城市和农村就不可能和谐的共存,我要为城市打造一个绿色的田园梦想。我希望我的孩子至少看到过一株韭菜淋着雨水生长,闻过阳光下南瓜藤攀爬的味道,或者更进一步,能分得清稻草和麦秸。

    读完此书,我也想。

    书很朴素,小开本,黑白二色装帧,钢笔画配图,没有任何名家封推,朴素得就像是我们多年前离开的田园土地;是为素土。24篇文章按4个季节24节气编排,或深沉或反省或抒情,直指初心;是为本心。

    这是一个设计师,一个曾经的城市规划者对城市发展,对乡村沦陷,田园荒芜的反思,这是作者“伴城伴乡”的人生启程。

    乡关何处?

    大拙评书:素土本心 大拙评书:素土本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拙评书:素土本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ns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