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智》读书笔记1

《心智》读书笔记1

作者: 不倦的人间颜色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09:18 被阅读0次

    《心智》里面的18篇文章没有统一的主题,它们只是在某些方面,跟心智这个大命题相关。有人研究的是性选择,有人研究的是语言学,甚至还有人专门研究一种叫弓形虫的寄生虫。

    书的内容虽然很散,但是它展现了很多有趣的思考方式。那些号称最聪明的大脑,是怎么想问题的?你会发现,虽然大家研究的领域不一样,但在思考方式上,有很多共通点。而且这些思考方式,对我们理解其它问题也很有启发。

    第一种思考方式,叫切换观测尺度。当面对一个问题,你找不到合理的答案时,如果建立一个更宏大的视角,也许就会获得一个新的解释。

    在这本书里,著名的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为什么会杀死旧爱?说白了,就是情杀。这听起来像是法制小报最喜欢的题材。作为心理学大师,平克为什么会关心这件事呢?

    因为这个行为太反常了。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情感,其实都是一套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快捷方式。也就是你一启动这个情感,就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比如恐惧,看见老虎转身就跑,是为了躲避危险。再比如爱吃甜食,看见甜食会高兴,是因为甜食的能量高,能帮我们补充能量。

    但是,杀死旧爱,或者威胁另一半,分手我就杀了你,这种情感冲动,它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赢回芳心?不对。是为了发泄?这个解释也显得有点苍白。

    你看,站在个体的立场上,解释不了杀死旧爱这个冲动。这时,我们就得换个更大的观测视角。平克告诉我们,他在遇到这种问题时,从来不会把自己当成一个人。而是把自己当成,设计人类这个物种的总设计师。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这个总设计师,你的最高目的,是确保人类的繁衍。你会把人类的心智,设计成什么样?

    你可能会想,为了更好的繁衍,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时间必须要足够长,这样才能生儿育女,不能三天两头闹分手。但是,一方单方面想分手怎么办?想彻底杜绝不可能,但是,你可以降低这件事的成功率。也就是,让一方想分手时,会有所顾虑。怎么办?你可以建立一种可信的心理威慑机制。也就是当一方发出威胁时,另一方会被镇住。怎么镇住?未必每个人都要把威胁付诸行动,但至少得有人会这么做,这个威胁才会生效。你看,到这一步,杀死旧爱,这个情绪冲动,就找到合理的解释了。

    从个体上看,它是非理性的。但对全人类而言,它又是理性的,可以增强伴侣关系的稳定性,让族群更好地繁衍。

    你看,当我们切换更大的观察视角时,就会发现,人类心智,不光是进化赋予个体的能力,也是赋予一个族群的整体算法。

    第二种思考方式,叫做避免简单化。凡事避免想当然,在下结论之前多问一句,我能确定,这是事实的全部吗?

    在这本书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认知科学教授,史蒂夫·莱考夫,写了一篇文章,叫《肉身哲学》,就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研究。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天然局限,那就是,你只会思考那些,大脑允许你思考的东西。

    大脑本身不跟外界直接接触,它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获取信息。而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功能局限。它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有局限。这就导致我们大脑里储存的信息,还有大脑的思考方式,都受到了身体的某种局限。

    比如,爱因斯坦在描述时间时,他把时间看成一种空间维度,然后像描述空间坐标一样,划定了一条时间轴。每时每刻,都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但是,这个时间轴的模型,能反应真实的时间逻辑吗?我们不好说。毕竟,我们的感官局限已经决定了,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时间。

    换句话说,你以为的很多真理,其实都存在某种,把事实简单化的嫌疑。这里的简单,不是简化,而是它可能丢失了事实的某个维度。这是人类的构造,导致的先天局限。那么,怎么突破这种局限?这已经不是改变思考方式的问题,必须要借助新技术、新工具。

    比如,X光技术、引力波、声呐,都在打开某种感知世界的新维度。而且在打开这些维度的同时,我们还要追加一句,即使有新视角,但是,这是事实的全部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智》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xf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