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文烈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170/238a8a8a6cbbee4e.jpg)
在惠阳,偶然进入一个“腌面馆”。梅州人开的,浓浓的客家风味,包括面食的名称。
抬眼一看菜牌,不禁吃了一惊。
它的汤料,按内容的丰富程度,从“三及第”起始,分为三及第、四及第、五及第……
这种量词,在国内第一次见到,很特别。
店主说,我们那里,从来都这样叫,很平常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170/b958752ef32d44f6.jpg)
我之所以感到吃惊,是它把我在日本游览时,接触到的类似的量词,一下子联系起来了。
日本的富士山,由低到高,称为:一合目、二合目、三合目……逐级而上。游人一般可达五合目。
在东京的银座,它划分不同的街区,也叫: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
当时在日本,虽觉得这种量词很特别,但也没怎么介意。觉得不过是日本民族的一种叫法。
但在这家客家腌面馆,让我把两种特别的量词,联系起来了。这些看似细微的、稍纵即逝的东西,是否同属一种文化生存状态?如果是,它们的源头,应归结于古代中国。
我所在的惠阳,以及相隔不远的梅州,都是客家人聚居地。当然,梅州的客家风情更浓。作为外地人,我在这个以客家人为主的地方,越来越多地发现,客家人保留了很多中国古代,或者说汉民族的语言、风俗和习惯 (见“简书”中的拙文《捱系客家话》。古诗词用客家话朗读,真正还原了它的韵律和音节的美。从而说明现存的“客家话”,非常接近古代汉语形态 )。而日本,也留存有很多中华民族古代的痕迹,包括我们这里,自己也难以看到的东西。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印记,却远在日本,和偏居一隅的客家人中留存着?
满清统治者征服汉民族,实际上是野蛮对文明、落后对先进的一次大倒退。是中华文明史上,黑暗的一页。满清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奴性驯化,同时,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刼和破坏。中国,已不是汉晋、唐宋时期的中国。
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所谓鞑虏,就是“大清国”统治者。而且,清朝被推翻后,孙中山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拜谒明太祖陵,并发布《祭明太祖文》。祭文中称,以推翻满清的鸿业,“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 (资料来源:《孙中山全集》第二卷)。
现在,满汉已溶为一体,同属于一个国家。但是,古中华文明被毁坏、湮没的东西,应重新让人看到她的容颜。
对客家文化的探寻,就是探寻被湮没的古代中华文化,就是探寻我们的祖先。
而这些事,谁在重视呢?谁在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