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正面管教的第二章关于几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概念是自尊,他是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其中有一句话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大白鼠关就是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种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员,只只今内容包括正阳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让我们看齐都非常好玩,并且都非常有效的办法,他在实质上却是在降低孩子的自尊,我们再把它的道德阶段降低在一个寻求别人的认可,或者讨好只的程度上,而没有将自身对自身的评价作为自身最重要的评价。
所以到底什么是自尊?自尊就是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就是要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者观点。
第二个概念是“赢得”孩子。
就是跟你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他和赢了这个词语做了一个区分,“赢了”的意思是指父母是赢家,而孩子一定是书的那一方,但是赢得这个词语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父母和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都会得到进步和成长,如何赢得坐着提供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地衣要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第二要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第三要告诉孩子。你的感受,第四,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这四个步骤的根本。
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应该用友善关心和尊重的底线去对待任何人。生活中很多的孩子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去用指责羞辱或者说教的方式,孩子们都会用。非常乐意接受的心态去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
拿自己的经历来说,前几天带着自己的小侄女儿去小姨家玩儿。一家的哥哥和嫂子决定去县城买烧烤的材料回家烧烤,但是电动车的电都不多。自己的电动车电也不够,如果去一趟南和的话,回家的电可能就不够支撑回家了。所以我决定骑着山地车去,但是自己的小侄女非要跟着去。这种情况下就很为难了,怎么办?那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我自己也不去了。但是即便我自己不去,她仍然会有情绪在。因为小孩子是比较执拗的,他们会认为我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当然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学习上,会让每一位家长都觉得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执拗经常发生在学习之外。所以我就用到了书中给我们讲的正面管教的方法,因为要关心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的想法,所以就要站在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所以我告诉她说,姑姑知道你想去县城,可是,现在我们需要想的问题是,现实情况是否允许我们去呢?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人不带着自己去,还是大人没有办法带着自己去。她自己心里会非常的清楚事情的原因到底是如何,所以,当我们让孩子们明白。不是大人抛弃她不关心她的时候,她会变得更加理智。不会仍然停留在自己的想法上,而不看实际情况。
所以就这样孩子的情绪问题解决掉了。并且,也跟她探讨了哭闹能否解决问题。
在我对孩子进行指导之前,我听到了自己的妈妈一直在对孩子进行训斥。那个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那种不被尊重,只是认为是一个小孩子在无理取闹的样子。得到的回应就是这样无休止的训斥和说教。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产生的反应却只是觉得更加的不公平、不被关心,不被理解。既然自己都不被理解,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情呢?这就是对人最起码的关心,尊重和同理心吧。
所有的孩子都将长大。但是所有的成人都是从孩子经历过来的。没有哪个成人会一下子变得懂礼,他们都需要在一次一次的经历中不断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