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碎片时代,不能像碎片一样生活
这是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35期的一句广告语,看了就过目不忘。自媒体泛滥的时代,信息像碎片一样,充斥在你的周围,曾经,我像行走在沙漠的旅者,尽可能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饥渴地舔舐着碎片一样的信息,生怕与环境脱节,被时代抛弃。一段时间后,发现信息大爆炸并未给我带来多少改观,无非是“对,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好像是有个什么名人曾经说过”,各种信息已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忘,甚至连痕迹都没有。无体系的碎片,让整个社会都显得浮躁。我尝试着,放下手机,捧起书。
准确的说,我阅读前行的动力是源自身份的转变。成为一个母亲之后,我才真正开始读书,读我爱读的书。育儿圈里,到处都弥漫着阅读的味道,3个月小月龄宝宝要看视觉激发卡,6个月还喜欢撕咬的阶段要读布书,1岁了要读刺激手指和大脑的洞洞书,2岁了要读认知启蒙的绘本,3岁了要上幼儿园了要读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情绪书。书籍种类超乎你想象,然而,有一句育儿经戳中内心,身教胜于言传,父母不爱看书,不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让孩子看着你玩手机自己去阅读吗?一切,从给孩子做好榜样开始,从读书开始,从摒弃浮躁静心潜修、体系化地阅读开始,从抛弃碎片、充实而正向地生活开始。
从有意识阅读到现在,购买了不下三十本书,包含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托马斯戈登的《父母效能PET》、马歇尔的《非暴力沟通》、萨提亚的家庭教育心理治疗系列、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以及尤瓦尔的《人类和未来简史》等等。育儿类书籍居多,但却越深入越一发不可收拾,我迫不及待地去窥探孩子的心理,我也不由自主地剖析我自己“内心的小孩”,这个过程让我得到了疗愈与成长。人性相通,越懂孩子,越懂自己,越懂人性。
(1)和善而坚定
看了很多碎片文章,关于孩子穷养富养的争辩。有说要富养,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父母如果不断对孩子灌输“生活艰辛,金钱不易,要好好珍惜”的观念,孩子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带着匮乏感和愧疚感,那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很沉重。所以当在商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时,富养的家长都会满足,哪怕是自身经济能力一般荷包瘪瘪亚历山大。也有说要穷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当孩子为了多要一件玩具、多玩一次摇摇车而哭闹时,穷养的家长都会大声训斥甚至批判,“怎么这么不懂事,家里不是已经有这么多玩具了吗?”,“摇摇车有什么好坐的,不能吃不能喝”,让孩子为自身的“不合理”需求而产生羞耻感。
我为此困惑过。似乎我就是一个不太勇于享受的人,花钱住一晚五星级酒店、买一个名牌包包,都心疼到不行,愧疚很久,我不想我的孩子在面对他值得拥有的物质享受时,还像我这样纠结。同时,我也担心无条件的满足会让孩子内心骄纵,长大后再品尝被溺爱的恶果。养育是父母之使命,穷养也不对富养也不对,到底该怎么养?
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给了我答案。她推崇的观点是“和善而坚定”,尤其是面对孩子违背原则、无理哭闹时,家长理应管教,骄纵满足那就是溺爱,但态度要和善,不要气急败坏,不要人身攻击,不要让孩子对自己产生羞耻感和不安全感。所谓穷养富养,根本就是伪命题,每家经济状况不同,穷富根本没有标准的界限。接受了简尼尔森的观点,我更专注于如何去正面管教,努力让孩子意识到应该遵守的原则,也让孩子明白需求没被满足是有客观原因而不是父母不爱他。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对父母、对家人,对这些最亲近的人,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却由于态度与处理方式的不当,导致战火升级的事例比比皆是,就事论事并不容易,我们总是饱含情感和主观导向,给一地鸡毛添加助燃剂。当我丈夫因为某些事情与我争辩,不由自主地音量提高八度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就是买错了东西,不就是晚了一会儿,不就是小决策失误,至于态度这么恶劣吗,至于凶我吗,是不是不爱我了”。我把音量提高理解为态度恶劣,我是那么希望能被“和善”地对待,何况孩子。
(2)接纳共情
前两天孩子玩水的需求没能被满足,嚎啕大哭,我试着用get的新技能与他交流,把他的心理状态描述了一遍,试着读懂他理解他,孩子觉得妈妈懂我,慢慢恢复了平静。这新技能是我从美国心理学家戈登的著作《父母pet效能训练》中学来的,核心要义是讲在孩子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哭闹时,父母快速界定问题、积极倾听并正确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玩水受到阻止,进而哭闹不已,表象是孩子在哭闹,是孩子的问题,其实界定一下问题的本质,是我的问题,是我为了让孩子保持所谓的清洁,为了少洗一件湿衣,粗暴阻止孩子探索玩乐,孩子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会哭闹。想通这些,家长也会释然,顺从孩子意愿,真正做到接纳共情,大不了再拖一次地,大不了多洗一件衣服。
也是这本培训父母技能的书,帮助我心灵进一步净化与调整。与家人尤其是与最亲的另一半发生冲突时,曾经我会牢骚满腹,他竟然不懂我,他作为男人竟然这点胸怀都没有,竟然不再像以前一样包容我。学习了PET,我会多想一想,问题窗口到底在哪里?真的是他的问题吗,不是因为我太敏感而误解了吗,他是基于什么考虑这样处理的呢?育儿圈的专业术语,管这叫接纳共情,用日常生活惯用语翻译,就叫设身处地。所以在《非暴力沟通》中,马歇尔将非暴力沟通的精髓总结为两句话,“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多么精辟。可以看到,要做到有效的沟通,亲密的连接,甚至游刃有余与人相处,不管是对孩子,对父母,对爱人,对同事,对领导,本质的技巧都是一样的。
(3)自由独立
再说说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最给我思考的是《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混血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家书,包含了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了解沟通孩子的心情,也充分展示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代人在价值观、世界观的一些差异。龙应台在信中充分展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尊重,没有命令,没有灌输,而是平等地与儿子对话,理解、阐述、辩论。安德烈的文字,也充分展现出一个崇尚自由、精神独立的灵魂。他对香港游行中当地大学生的缺位感到不可思议,他认为这是宣誓立场、追求自由、争取民主的机会,每个公民尤其是年轻群体应该借此机会发声,而华裔的大学生却以要准备期末考为由对社会游行事件视而不见。他对自己在二十一岁的年纪还要被母亲盯着问功课是否做完感到无比厌烦,因为这是十四岁孩子被对待的方式。他对二十一岁的亚洲同学竟然在床头玩毛绒玩具且乐此不疲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是八岁小孩的游戏,已经二十一岁的安德烈不知从何时开始,和朋友间谈论的已不是文学、足球和电影了,而是“私募股权投资是不是好的行业”,谁谁谁和哪个上市公司老板有交情。读到这些,我真的被震惊到了,德国自由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安德烈,是那么独立、有主见,反观我们身边,不要说二十一岁的年纪懵懂无知,就算三十岁、四十岁,没有断奶的同胞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剥夺了一代人思考的能力,是父母过多的管束与保护,让下一代失去了自我飞翔的技能。
由此想起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讲民国出大师,郭沫若、鲁迅、老舍、林语堂、茅盾、曹禺、蔡元培、徐志摩、梅兰芳、张大千、梁实秋、谢冰心等等。因为长期闭关锁国,外部思潮涌入,文艺复兴、思想自由、治学严谨,带来了一段时期的文化繁荣,而如今虽然物质条件提高,但却因为浮躁腐败的社会风气、激进功利的教育体系,包括过度的家庭管束,虽然大学生比比皆是,但已再难出大师。从不奢求我的孩子能成一代大师,但我真的关心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自由独立的灵魂。
回归到文章的主题,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碎片时代。微信朋友圈半天不刷,新信息已经多出三四屏;公众号一天不看,从上到下一溜未读红点点让你感到窒息;育儿群一个小时没翻,光爬楼就得爬起码半个小时。科技的快速发展,新闻层出不穷,互联网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快步向前。碎片,没有更好地改善我的生活,却时时让我感到恐慌、烦躁。
我想慢下来再慢下来,聆听一段美妙的旋律,捧起一本不那么枯燥的书,我努力地做着,静下心来,让自己变得更独立,更宁静,更通透,更完整,从育儿到做人,从信仰到未来……
生活在碎片时代,不能像碎片一样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