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电影《冈仁波齐》之感

作者: 龙哥海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10:49 被阅读672次
    神山冈仁波齐

            电影《冈仁波齐》等同纪录片,电影近两个小时,讲的是一个朝圣的故事:西藏腹地芒康古村“普拉村”四个家庭、十一个藏人从家出发,磕头2500公里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转山

          先科普一下冈仁波齐神山和朝圣五体投地。  冈仁波齐(Kangrinboqe)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湿婆大神的殿堂,耆教和苯教都有围绕象征纯洁与仁慈的冈仁波齐转山可以洗去罪孽的传说,人们多以为它只不过是一处虚幻的所在,一座概念的山,殊不知,它竟是一座现实的山。《大藏经·俱舍论》记载:从印度往北走过九座山,有座“大雪山”,这就是绵延千里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

            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千百年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在通往神山的一条条道路上,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感慨的永动流。神山已深深地寓于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之中,她神奇诱人,是人与神、人与自然结合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信仰之山。

              在佛教盛行的年代里,当地及印度、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的佛教徒,把它当成祈天求神的圣地。至今在“神山”脚下还残存着持有不同国度风格的古刹。当时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不辞辛苦来到这脱离尘世的“仙境”求取“神灵”,表达他们的“诚心”。他们要沿路叩头祈祷,最后到“神山”之下绕山朝拜数圈,才算完成宿愿。要是在朝拜中死去,那便是福高德重,从圣地升天;要是朝拜回归,便得到当地居民无限的崇敬,因为到过“圣地”,且取得“圣水”、撮得“神土”而回,堪称功德高深。

            五体投地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五体投地可以说是佛教礼节中最高的一种礼法。也称“顶礼”。它的一般规则动作是这样的:先合掌,再低头(或问讯),然后右、左掌依次按地,两膝随之跪下、头额触地(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两只手)。等头额触地以后,随之翻掌,表示两手捧起所拜者的足,或托起崇拜对象。

            11年10月,我第一次去西藏,在路上遇到过不少的朝圣者。他们几步一磕首,虔诚的一直朝前,重复着一个动作。听说过这种朝圣形式,只知道是他们的信仰,一种神圣的行为。而这部《冈仁波齐》电影,近乎记录片的形式,跟踪拍摄一年多时间,详细的记录了整个朝圣过程。看到十几个朝圣者,在村民的送别下,从村口马路上开始“五体投地”的情景时,直接被震撼,让人泪流满面。心里为了自己今生今世的平安幸福,也为了天下世人平安幸福,用自己的跪拜、朝拜来表达。

          朝圣队伍里有耄耋老人,有大肚婆孕妇,有愧疚的屠夫,有懵懂的青年,还有九岁的小女孩。他们只用自己的信仰,用自己的内心力量,一步接一步的前行,用一个接一个“五体投地”去丈量与神的距离。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放下到嘴唇前击掌,再到胸口前击掌,然后跪拜,全身伸直,津贴紧贴地面,额头磕地,双掌心朝上,最后站起身,然后再往前,重复这个动作。10米,100米,1000米,最后2500公里,历时一年多。他们内心平静如水,一直朝前,日落而息,日出而行。天气晴朗也好,风雨雪花也好,平静的前行。他们穿过高原,穿过5000多海拔的垭口,穿过无人的山区,穿过霓虹灯闪烁的城市………平静如一的几步一磕首,一个接一个,一万个接一万个的跪拜朝前。他们穿过春天,穿过夏天,穿过秋天,穿过冬天,用始终如一、始终不变的朝拜。鞋子磨破了,朝拜的手木板磨断了,头磕肿了,腿被滚落的石头砸伤了………继续前行,继续平静的朝拜。他们朝着2500公里外的冈仁波齐神山继续跪拜,平静又安宁。路上孕妇发作,送到诊所,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回到发作地方,继续朝拜前行。孩子饿了,喂奶后继续一步接一步的跪拜。其中一个腿被石头砸伤,休息两天,继续前行。半路上保障车子被越野车撞飞到路沟,车头坏了,没有吵闹,没有愤怒,了解是因为送病人去拉萨赶路的原因,只是平静交代,以后别开这么快,注意安全,就让对方赶紧赶路。检查车头确实无法一时修理好,就决定舍弃车头,人工拉着拖箱前行。整个过程平静如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平静的做出决定,其他人平静的接受决定。男人拉拖箱,女人后面跟着朝拜。一段距离后,女人休息,男人返回拉拖箱地方,跪拜赶上,如此反复。到了拉萨,带的钱不够,就去打工挣钱,两个月后,继续朝着冈仁波齐神山跪拜前行。到了冈仁波齐神山脚下,最大的老人去世了,走的那么平静,走的那么安宁。同行的人,看到老爷爷的去世,一样的没有过多的惊恐和悲伤,平静又安宁的接受。请来喇嘛,背上天葬台,诵经超度。然后,继续围绕冈仁波齐神山转山。

    老爷爷

            影片最后以雪山脚下跪拜的场景结束,在他们诵经的原声中落下帷幕,响起唯一的音乐,朴树演唱的《No Fear In My Heart》。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了,没有什么可以影响的了,只会朝着心中的目标,怀着自己的愿望,用身体重复跪拜诠释内心的信仰。

          对照自己,对照周围,总是被喧闹、五彩缤纷的世界所包围,总是被急躁、匆忙所充斥,也总是被攀比和虚荣所蒙蔽。多少人内心深处有信仰,又有多少人能拥有这份平静和安宁。跪拜2500多公里(2500000米,250万米,如果还没有概念的话,就是长沙到北京打个来回的距离),这个过程所要经历的不是急躁、匆忙、虚荣,攀比的我们所能理解的,更谈不上能去做到!

          希望再次去西藏旅行一次,更加用心去理解和感受那里人们的平静,更加贴近他们的信仰。

        《冈仁波齐》电影,龙哥推荐指数5颗星!

    穿过布达拉宫广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仰的力量——电影《冈仁波齐》之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dq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