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您好:
思前想后,有个不情之请。想恳请校长在家长会上,利用宝贵时间,跟在座的各位家长谈一谈在校遇到霸凌事件,让孩子们应如何见机有效做好防范;如何及时向外正确的寻求帮助;家校合一,如何避免霸凌事件的发生。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当处于一个半社会环境中成长的状态,成人意识逐渐萌发待生,好与坏,黑与白边界认知尚不清晰,对大人世界中的“清规戒律”不以为然,这正是他们比成人可爱的一面,做事可以毫无顾忌,童言无忌,尽洒天真烂漫。
可若是反观到现实生活当中,又有多少家长不为此忧心忡忡。
霸凌事件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使得求助无门的孩子非死即残,令人心痛。
过去家长教孩子,凡是息事宁人。现在家长教孩子,在拳头上要一争到底,口不留德。过去孩子们在一起嬉戏打闹,关系融洽。如今比比皆是的是俩人不依不饶,横眉冷对。
近几年来跆道培训成了家长们眼中的焦点,网络上回怼万能金句,承载着千万的转发流量,沁入人们那颗不甘示弱的心灵。
过去尊师重教,严师高徒,现在不服管教,高分低能,究竟是这个社会哪里出了问题?
开句玩笑,饶有着上千年儒教思想、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今朝便想要就此打破陈规崛起了吗?这对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要起到怎样的作用,或是日后又将要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向来注重应试教育,中国人口多,机会相比之下则少得可怜。一张试卷定终生,官宦之家多龙凤。在拼爹拼妈的社会现状下,各类世袭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这也无可厚非。绝大多数的百姓早已认可了80%的人就是要为那20%的人服务的,可这80%的人乃至那20%的人在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通过素质及人性的考核?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像这样淡泊名利之士早已被人弃之,且避之不及。人心不古了。
何况硕大的中国,自成立至今,近百年的历史,见国家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全民幸福指数却在逐年递减,在人们的种种心理失衡下,一些丧心病狂的高能人才开始实施网络信息诈骗、金融集资敛财。以自己的利益为主旨,无底线的破坏国家与民众之间的鱼水情。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不法分子大部分却出自于令那些普通家庭望尘莫及的、国家级名牌大学,甚至海外名校。
他们曾是祖国的希望,是父母家人眼中的骄子,他们也曾在校园中一枪热血、踌躇满志地对未来立下过鸿图远志,在学校与家长的教育下,想必那些想法一定是利民利国的,怎么进入社会之后,随之就变得纸醉金迷了呢?
难道真要怪社会太物化了吗?怪人们只会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吗?
这是社会大环境的变态产生的蝴蝶效应,应当引起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高度重视。
试问,我们国人的素质教育,及人性的考验不应当从娃娃抓起吗?家长会上不应当作为重点老生常谈加以强调吗?国家、学校及家庭是不是可以制定出一些好的方法与奖惩制度对未成年人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及社会观的引导。(网络信息必须要让孩子远离,只为博人眼球,毫无营养,而且多数为三观不正,令人看后心浮气躁)
过去孩子们年幼时的理想是军人,是医生,是护士,是宇航员,是科学家。如今似顿悟开化般的一股脑地争着要当网红,当明星,当前呼后拥的CEO。
过去放学后,街头巷尾传来的是孩子们嬉戏玩耍、追跑打闹的欢笑声。如今还是那个街头巷尾,放学后却不常见孩子们的身影,电子产品无形的将他们封上了嘴,长此以往,有些孩子性格变得十分的偏执,人际交往、合作形成了障碍,恶性循环。
再加上平日里家长要忙于生活,要平复一天工作中所带来的烦躁情绪,除了狠命的督促孩子们的学习之外,其他方面给与孩子们的关注极少。比如疏于与孩子们的日常交流与正确的引导,说教与吼骂与孩子的沟通之间形成了障碍,从而导致孩子们的叛逆期提前或是延长。性格内向一些的孩子直接形成了自闭,胆小且不思进取了。
得不到心灵滋养,常被忽视的孩子,易表现为做事张扬,畏强欺弱,目的为引起旁人的关注。长大后性格易薄凉孤冷,内耗终了。
反之,在一个家庭氛围和善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中有爱,更容易与人合作,善解人意,阳光心态,长大后更易获得幸福感。
孩子是家庭未来的支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且不管他们今后会成为劈柴还是栋梁,希望他们的心中永远是充满阳光,且积极向上、气吞云梦的去迎接属于他们的春天。
喆晶
2024 .3.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