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典音乐古典音乐
《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1.4.4.3

《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1.4.4.3

作者: 静默斋谈乐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11:03 被阅读3次

    方济各会

    方济各会是1209年由意大利人阿西西的圣方济各(St Francis of Assisi)创立的托钵修会,因会士互称小兄弟,故又称“小兄弟会”(Order of Friars Minor),同时因为会士身着灰衣,也称为“灰衣兄弟会”。该会要求会员不打折扣地服从《福音书》的戒律,过使徒式的贫困生活,托钵乞行,四处布道。1223年,教皇霍诺留三世认可了完全服从圣座和坚守贫穷的该会会规,但后来该会在复古和革新问题上存在分歧,分裂为属灵派(Spiritualists)、住院派(Conventuals)和嘉布遣派(Capuchins)等分支。方济各会产生了许多圣徒,特别是著名的帕多瓦的安东尼,还有为数不少的学者也属于该会,例如博纳文图拉、培根和奥卡姆的威廉,许多教皇亦是方济各会出身。方济各会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耶路撒冷圣地基督教传统教堂的官方守护者。

    圣方济各

    最早的方济各会成员跟从他们所在地的教会的礼拜仪式,1223年后,他们采纳了教廷的惯例。十三世纪中叶,法弗沙姆的海莫(Haymo of Faversham)改革了礼拜仪式,编纂了一部日课经和弥撒书的《圣务指南》。这部《圣务指南》用于修正修会的礼拜书,并影响了整个西方的罗马仪式。1251年,该会发行了《弥撒音乐集》,三年后又发行了《交替圣歌集》,包括为抄写员附加的详细说明和方形记谱法。该会布里斯托尔的兄弟写作了一部重要的中世纪音乐论文《四种基本法则》(Quatuor principalia),描述了圣咏和有量音乐。

    1232年,施派尔的朱利安(Julian of Speyer)创作了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日课,其风格是简单的和非炫耀的。特别是赞美经交替圣歌,大多数是音节式的。调式按照严格的顺序使用,赞美经为第二调式。如果一首应答圣歌中有一个终结花唱,它则缺少相继的动机。这些方济各会圣咏是标准的十二和十三世纪圣咏,旋律在一个方向上运动,而不是来回打转。不像这一时期的许多日课,这部日课作品很少使用较新的终止式,即上升一个音级到两个重复的音高的终止式,使乐句表达不那么强烈,圣咏更适合对不同格律的诗歌的改编。施派尔的朱利安的另一部帕多瓦的圣安东尼日课也使用了同样的圣咏,但在诗歌上极不相同。方济各会的这些日课区分度不大,只是初步地采用了新风格。

    方济各会对音乐贡献还包括许多继叙咏,而最重要的是本地语宗教歌曲,方济各会兄弟们和意大利宗教劳达赞歌、法国圣诞歌和英国圣诞颂歌的创作与传播有着紧密关系,这些将在其他章节中论述。

    多明我会

    另一个重要的托钵修会是多明我会,亦称传教士兄弟会,1215年由西班牙人圣多明我(St Dominic)创建于法国图卢兹。该会会士均披黑色斗篷,也称为黑衣修士。该会创立的初衷是形成一个巡回传教团体去和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异端作斗争。多明我会从一个松散的人数不多的团体逐渐成长为一个现代式的集中组织的修会,遍布欧洲并得到教皇英诺森三世的认可。多明我会采用《奥斯定规章》和一套自己的专用会宪。该会注重神学研究和布道活动,对欧洲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是多明我会会士,他的《神学大全》成为标准的神学教科书。多明我会建立了许多大学,包括巴黎、牛津和剑桥大学。

    圣多明我

    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之前,多明我会一直有自己的仪式,即罗马仪式的一个十三世纪版本,和巴黎惯例有许多共同之处,并受到西多会礼仪的部分影响。这个版本被罗芒的安贝尔(Humbert of Romans)修改并在1267年被克莱芒四世批准。多明我会惯例的一个特征是在夜课经之后有《万福,女王》的列队行进。

    多明我会对西方教会礼拜仪式成为一个整体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圣体节的弥撒和日课的经文被归属于托马斯·阿奎那,据说托马斯受到教皇的邀请而创作了这些经文,多明我会出身的十六世纪的教皇庇护五世对《罗马日课经》和《罗马弥撒书》进行了修改。

    尽管多明我会早期演唱圣咏的技术完全失传,但1900年后从原始资料中复原了多明我会礼拜书,现在可以恢复早期表演传统。摩拉维亚的希罗尼穆斯(Hieronymus de Moravia)在1272年左右的《音乐论文》(Tractatus de musica)中有许多表演节日圣咏的声乐装饰音的鲜活细节和实践说明。此外,中世纪晚期以后的多明我会唱诗班还在圣咏中使用人声和管风琴交替表演的方式。

    出现在《安贝尔抄本》中的圣多明我日课很可能是Petrus Ferrandi(去世于1254年)创作的。从文字角度来看,这部日课是杂乱无章的,甚至在同一仪式中使用了几种格律,应答圣歌和对应的诗句的格律都不相同。从美学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某种程度上是非描述性的,圣咏是标准而不张扬的,在礼仪上是有价值的。多明我会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回归传统。和晚期的日课相比,圣多明我日课的圣咏是相对简单的,经常过于传统,缺乏终止花唱,这一点和圣方济各日课很类似。调式按顺序使用,但和圣方济各日课不同的是,赞美经使用第一调式。应答圣歌的诗句没有使用吟唱方式。圣多明我日课圣咏的一个特点是偏好使用副调式,特别是F音的,副调式被认为是更加肃穆的。歌词的重复次数也被减少,除了阿里路亚花唱,《升阶经》中的花唱数目也是如此。调式音域范围被减少到十个音符以内,诗篇曲目和部分弥撒常规部分被简化。

    唱片推荐

    标题:方济各之路

    演奏:The Community of St. Saviour’s Monastery,Jerusalem

    厂牌:Divine Art,pps 27003

    唱片简介

    方济各会是十三世纪创建的两大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另一个是多明我会),要求会员四处乞行布道,并得到罗马教廷的认可。方济各会自十三世纪起一直是耶路撒冷圣地基督教各处神龛的官方管理者和守护者,管理兄弟会现驻耶路撒冷圣救世主隐修院,本专辑的表演者就是该团体的唱诗班,录制的是他们每天日常咏唱的日课圣咏,给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方济各之路是所有基督徒托举着基督十字架寻找救世、宽恕和永恒的生活目标而踏上的道路。从圣母无玷始胎起,到基督升天和众圣灵降临,救世主的一生反映在选取的圣咏歌词之中,让人感受到基督的牺牲和伟大。方济各会的日课圣咏风格是简单谦虚的,大多数是音节式的,没有炫耀式的长大花唱,旋律只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属于标准的十三世纪圣咏。唱诗班的演唱也符合这一历史传承。

    标题:哦,奇妙的希望——十三世纪传教士修会的圣多明我日课和弥撒

    演奏:Ensemble Cantilena Antiqua,Stefano Albarello(指导)

    厂牌:Symphonia,SY 96145

    唱片简介

    传教士修会也叫做多明我会,是十三世纪创立的重要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创始人西班牙的圣多明我的主要目的是向法国南部传教对抗一段清洁派(阿尔比派),该会的规章得到教皇的认可。在天主教礼拜音乐方面,多明我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日课和弥撒整体上的统一。本专辑收录了多明我会十三世纪为纪念圣多明我而作的日课和弥撒,据说歌词作者是多明我会会士Constantino of Orvieto,反映了圣多明我一生重要的时刻和奇迹,专辑使用的抄本来自博洛尼亚的圣尼古拉斯教堂,作曲家不清楚是否是巴黎圣雅各教堂的《安贝尔抄本》中的那位Petrus Ferrandi。音乐上,多明我会圣咏的正副调式具有明显区别,而且完全不准使用伪音。Albarello指导的古代坎蒂莱那合唱团唱法简洁朴素,没有过多的花唱,十分符合多明我会音乐的历史表演惯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1.4.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qs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