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斯,来自南方的楚国。小时候,我的家里十分贫困,长大后,我在当地政府部门找到了一份工作,身份为小吏,相当于小公务员,工作内容是管理当地的一处粮仓。这工作,饭是有的吃,但一生也就这样了,不会有大的发展。
但是,我不甘心一生就这轻松而平凡地过下去,我想寻找突破口,追求人生大的发展。听说荀子很有学问,精通百家之术,于是我专程前往拜访,被收于门下,专门学习帝王之术,就是治理国家的本事。三年之后,我学成文武艺,可以货与帝王家了。选择哪个诸候国呢?我思来想去,觉得当时的秦国最为强大,最有希望兼并诸侯,一统江山,最适合我施展才学和抱负。于是,我向西进入了秦国。
虽然进入秦国容易,但是,要见到秦王却很难,何况像我这样的籍籍无名之辈。于是,我决定先投到臣相吕不韦名下,做个门客,过渡一下,再争取机会接近秦王。吕臣相好收门客,没有拒绝我。渐渐地,吕氏发现我很有才干,相谈甚欢,并最终将我推荐给了秦王,而这正是我所努力并期待的。机会终于垂青于我这个有准备的人。此后,秦王开始欣赏和重用我。后来,长大成人了的秦王赢改因不堪忍受吕氏的专权而除掉了他,我便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一步步实现梦想的目标时,秦王赢政十年,因为郑国渠事件,年轻的秦王在秦国贵族们的怂恿之下,既愤怒又不乏无奈地下了一道针对来自六国客卿的逐客的命令,我也在被驱逐出境的名单中,于我而言,这无异于晴天霹雳,顿感前途一片渺茫!难道,真的就这样离开吗?
可是,我的才华还没有得到充分地施展,我的终极目标尚未得以实现,我内心有太多的不甘啊!今后,我该何处何从?还会有像秦国这么大这么好的平台吗?难道秦王铁了心要这样干吗?真是糊涂啊!很显然,这个命令,从长远来看,无论对于秦国,还是对于秦王,均是极为不利的啊!当然,于我李斯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啊!
此时的我心急如焚啊!我决定孤注一掷,作最后一搏,让秦王收回成命!如果秦王收回了成命,爷就继续干,这样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如果不收,说明这家伙是个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不值得跟他继续玩,空耗年华,老子自己走,不用他赶!老子好歹也曾是秦国的高级顾问或智囊团的佼佼者之一,绝对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怕没人发工资。
想当年,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我从南方的楚国大老远跑到秦国来,不就是看中了你秦国吗?不就是觉得你秦国舞台大,在秦国可以大展拳脚实现平生抱负吗?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一点不在乎我,你也根本不懂我的心!可是,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这你知道吗?发什么逐客令,你这是要赶我走!年轻的秦王赢政,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秦王,你不像你的那些有作为的祖先们啊!想想他们,你不觉得惭愧吗?我看你就知道喜好六国的珠玉、骏马、玩好、宝剑、音乐等东西,作为年轻的一国之君,你重视色、乐、珠玉这些东西,我当然理解你,可是你竟然轻视人才,你这是本末倒置、玩物丧志啊!你的宏图大志呢?你的抱负、雄心呢?你不是想要跨海内、制诸侯吗?假若没有人才,你能干得了吗?你干能得成吗?
可是,对于六国的客卿,你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有才还是无才,不问品德是好是坏,只要是客卿就一律驱逐,你糊涂啊!是你身边秦国贵族的眼前利益重要,还是你毕六王、一四海的雄心抱负重要呢?你若逐客,必是资助敌国,使诸侯成就霸业,秦国前景堪忧啊?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年轻的秦王,你醒醒吧!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该说的我都说了,我年轻的秦王,你就看着办吧。在驱逐六国客卿这一关乎秦国未来一统天下的大事上,千万不可草率行事,请你务必三思啊!最好是收回成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