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沟通方面的书 ,由于时代的进步,语言的沟通也随着升级,我们说话的方式带有更多的善意,更注重别人的感受,如何做到实话实说又不伤人,正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这是一本个人成长的书,作者马克·墨菲,共12万字。
从下面八个方面开始:
1、了解我们回避事实的原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说真话,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的夸奖和认可,不喜欢被伤害,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
正是这个原因,让好些信息失去真实,在这种原因背后还有四个真相杀手:第一个无知自信
马克·吐温曾说过:“不懂的事情,你自然会加倍小心;惹祸上身的多半是你自以为懂的事情。”这是至理名言,把无知自信描述十分恰当。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这么一种现象,知道越少的人越自信,这就是著名的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正是这种认知偏差,让人偏离事实真相,接受不了事实真相带来的真实感受,这也是导致错误信息数量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很难用事实和人沟通的主要原因,因为他大脑中已经形成成见,有自己认定的事实。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告诉我老人他们的一种错误的行为时,他们会用年龄的事实来反驳我们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践行多年的错误也是事实。也正是这种错的事实导致无知自信的在生活中层出不穷。
第二个真相杀手:感知差异
这种主要是有人的参照标准不一样导致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小马过河,还有就是在音乐方面这种感知尤为重要,有没有音乐细胞,就是因为这种感知的敏感度决定的。比如贝多芬就具有超强的感知能力,当然在其他方面这也是存在这种认知偏差。
第三个真相杀手:心理抵触
我们不愿意面对真相的真实,心里抵触失败是自己的原因,当某人心中有两种不同的信念(或态度、意见)时,会产生心理抵触,这会造成不愉快的心理紧张状况,即认知失调。
这个让我想起每一次听说要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时,人们就会抢购大量日常用品,当这种事情没有发生时,那些大量购物的人就会感到失落,不过他们下次还会做出这种选择,他们还是会找到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
第四个真相杀手:利益抵触
我们不得不承认,利益的驱使,让人说了不真实的话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严重影响我们听到真相的主观意愿或能力。
这四个真相是人们会避免、拒绝和抗拒听到真相真实原因。
要想用事实说话,我们以下八点:
2、聚焦事实
用FIRE模型对事实解读的四个步骤:事实(Facts)、解读(Interpretations)、反应(Reactions)和结果(Ends)
·第一,我们要注意到一些事实。
·第二,我们需要对这些事实进行解读。
·第三,根据解读结果,我们要经历情绪反应。
·第四,一旦经历这些情绪反应,我们期望得到想要的结果。
然后用SCOUT检查事实真相,用以下几点来验证:
具体(Specific)、公正(Candid)、客观(Objective)、不带感情色彩(Unemotional)、及时(Timely)。
3、换位思考
“以准确的方式感知他人的内在参照系,并将与之相关的情感成分和意义当作人来看待,但绝不丧失‘仿佛’的条件。”,换位思考的本质就是要做到把自己从事情中自我抽离。
4、设定有效的目标
好的目标,可那个有效地改变行为,英国哲学家西奥多·泽尔丁(Theodore Zeldin)说的那样:“谈话虽然不能起到重新洗牌的效果,但它会带来新牌”。
5、对话而非对抗
遵从IDEAS流程原则,和人沟通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平静,而不是情绪化。
我们可以遵循IDEAS流程原则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I:邀请(Invite)他们成为伙伴
·第二步D:解除(Disarm)你的戒备之心
·第三步E:消除(Eliminate)责备
·第四步A:承认(Affirm)他们有控制的权利
·第五步S:设定(Set)一个时间限度
通过这种方式沟通,我们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效果。
6、创造文字画面
沟通的三个层次:差的沟通、好的沟通和优秀的沟通,创造文字画面,沟通层次分明定位更有利于。
7、结构化倾听
关于这个概念的们先要弄懂一个概念:对于倾听,一般人平均每分钟说125个词,但我们的大脑每分钟可以处理400个词。
结构化倾听包含三个方面:引出谈话、倾听和确认。
8、用事实说话,让未来更好
在事实沟通中,我们还可以适当软化和淡化问题,用迂回战术把话题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