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边城
沈从文的“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畅如水)

沈从文的“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畅如水)

作者: 水_c867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21:26 被阅读153次

        翻开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一书,所读出的不仅仅从引人入胜的情节中流露出人物鲜明各异的性格,更有对沈从文老先生自己的投射。通过《边城》,我看到了这“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

        《边城》一书中的言语朴实,这也源于沈从文生活的那个年代——民国时期的中国。那时经济虽没有现在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无法与现在相比,但现在的社会也远不如那时淳朴,人与人之间也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并且不似现在如此浮躁。这些当时的社会特点都在小说中翠翠、爷爷等人物的身上有充分的体现,因此塑造了《边城》中人物间淳朴的“人性之美”。小说中描写最多的端午节,人们充实的快乐和友好的人际关系给现在的读者们以深刻的印象,浓浓的端午气息跃然纸上。另外一种风格的“人性之美”则是小说的一条主线,那就是翠翠和二老傩送之间相互的爱慕,却因羞涩而隐藏着。

        除此之外,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便是“生命之忧”。这体现在大老天宝和翠翠爷爷的去世,从而导致整篇小说的结局走向悲剧。作者沈从文的童年读书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乐趣与挑战。他有时逃学,或看戏,或在森林里与伙伴们嬉戏、玩乐。他可谓享受了“生命之美”,但一切总会结束,在享受的同时心头应该也会升起一丝丝害怕死亡的悲伤。小说中在描写爷爷去世前那一晚的翠翠时,用了雷雨交加的天气做衬托,极力描写翠翠内心既荒凉有恐惧爷爷离她远去的状态。作者便把他内心的这一丝丝对生命的惋惜加在翠翠这个人物角色的身上,淋漓尽致。

        “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也并非绝对地对立。在《边城》中,“人性之美”的极致之一就体现在翠翠和爷爷两人相依为命的关系中。惟有“人性之美”的极致,才会彼此牵挂,才会对对方有不舍之情,也才会有彼此间的“生命之忧”,尤其是翠翠与爷爷这种特殊的关系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相互依靠。

        一座草房,无论晴天还是阴雨,依然掩映在树林中;一条渡船,无论有人还是无人过渡,依然随着小溪的水波荡漾着。物如是,可是人,却只是这里的过客,这里的回忆,已不复存在……

相关文章

  • 沈从文的“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畅如水)

    翻开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一书,所读出的不仅仅从引人入胜的情节中流露出人物鲜明各异的性格,更有对沈从文老先...

  • 2019-02-23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人性之美与生命之忧 先生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逊、宽厚、自强不息。先生爱祖国、恋故乡,时刻...

  • 邊城

    《边城》—— 沈从文笔下的生命之忧,人性之美 1347 袁梓毅 《边城》这部作品发表之后,在文学圈里引起了极大的...

  • 沈从文的笔下的人性之美,生命之忧                

    生命不过转瞬,故因情而美 忧思不过一刻,然为人而浓 ——阅从文老先生作之感 生自湘西,沈...

  • 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

    人性是永恒的,但承载着人性的生命,却是那么脆弱。 《边城》中生活在茶峒村中的人们朴实而善良。不同...

  • 浅谈《边城》生命之忧及人性之美(赖菁程)

    沈从文的《边城》中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在我看来。最突出的表现都集中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女主角翠翠...

  • 切莫辜负日头

    论《边城》中的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 在故事发生的那一方小小的土地上,有湘西边界的山水之美,有窈窕山歌之美,更有人性之...

  • 人性之美,生命之忧

    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茶峒小镇,让我最为留恋是那一份份人与事的真实与朴素,令我最为感触的是文章不时掺插的对人性、生...

  • 人性之美与生命之忧

    《边城》的主题就是要表现人性。 沈从文先生曾道: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

  • 品人性之美生命之忧

    品人性之美,生命之忧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沈从文的“人性之美”和“生命之忧”(畅如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yy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