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七年美国生涯
掐指一算,在美国生活已经快七年了,七年如一生,写下这句话时,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各种酸甜苦辣,各种千奇百怪。我研究生两年是在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由于当时很不适应,接触的圈子主要是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和好朋友来到纽约找工作,俩人内心都很迷茫,不知道未来会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伴侣。我的男朋友是纽约土著,她的男朋友毕业后回了中国,于是我们终于在2013年的11月份像花儿一样飘向不同的地方。
她是上海姑娘,我是北京姑娘,但是命运让她落脚在北京,让我落脚在美国。
这些年在美国生活可能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独立。我在国内的时候也是男朋友万般宠爱,凡事都有父母和男朋友罩着,活得无忧无虑却也被国内的主流文化逐渐同化着定义着。虽然从小被教育女性要独立,但是更多强调的是物质独立,在精神上其实就是个巨婴。我也没什么精神体系,年轻也容易被各种思潮引导,很容易在精神上依赖他人。
来到美国以后经历过几次自我认识危机(identity crisis),在痛苦的泥潭里,要么往下陷,要么努力爬出来。一次次的往外爬,一次次的和生活奋争,我慢慢习惯了什么都靠自己。我在美国的七年里搬了7次家,每次就是租个U-Haul把那点不值钱的家具搬来搬去。
随着精神逐渐变得强大,我已经摆脱了共生的关系模式,慢慢有了自己的精神独立。这个过程很痛苦,每次自我意识强大一点,都是在杀死以前的价值认同,就像杀死自己的一部分一样。
02 一些感触
很多美国的朋友都会问我觉得自己更像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其实我挺抵触这个问题的,不愿意被贴什么标签,因此我的答案这几年也一直没变过:我觉得我更像是人类,不管中国人美国人其实不都是人吗,都有人类的七情六欲,虽然习相远但是性相近。中国和美国都是很大的国家,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很难有什么标准或者典型的定义。我不觉得自己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也不觉得自己是典型的美国人思维。
当然,既然这篇文章聊的是中美文化差异,我也就打算坦诚不公地探讨一下我周围的美国文化和我在微博或者微信或者以往的经历里看到的中国文化。
强调一下,我所在的波士顿是美国很自由很蓝(蓝代表民主党)的城市,所以思想如果往极端了说就是共产思维,即使很温和的自由派也是很开放的,大力推广男女平等,同性恋平权,堕胎合法,大麻合法等等。我的美国朋友圈其实有两拨,通过下围棋认识的那一拨极端自由,向往集体生活,对于婚姻制度多持有不认同的态度,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滥用各种药物(非海洛因非冰毒类的毒品),在性向上也是有直有双有同。我的这一部分朋友要么家里非常富有,要么智商很高,都是在最知名的公司里做着人工智能或者编程之类的工作。他们的生活就是晚上回家要么聚一起玩音乐下棋,要么一起嗑药谈人生谈哲学。
另外一拨的朋友是工作里认识的,相对比较正常(保守)。他们向往稳定的家庭,稳定的工作,没有什么大理想,对于work/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很注重,加班会抱怨下班之后非常放松非常喜欢gossip(八卦)。他们热爱健身热爱生活,关心政治关心八卦,思想就是很主流的美国中产思想,安于现状,但是充满生活气,很真实。
03 关于家庭
其实美国人很重视家庭,基本下班之后想着的都是自己的老婆/老公还有孩子,平时念叨的也是他们。因此婚姻在美国是第一位的,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在次要位置的。
假如说如果是一方因为工作需要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去,一般都是另一方也会跟着一起去再找工作;但是在中国我听说的更多情况都是分居一段时间然后再做打算。感觉在国内事业应该总是第一位考虑的尤其是对男人。但是在美国家庭对于很多人都是排在事业之上的。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边没有什么逼婚的,因为结婚是很重大的责任,而且男女越来越平等,女性也不需要男性提供物质保障,所以双方虽然也注重家庭背景,但是更看中的是双方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毕竟在国内,如果和老婆老公玩不到一起去还可以和朋友在外面想唱歌唱歌想喝酒喝酒,在这边结婚了以后的男女就极少单独社交了。
04 关于约会
我在国内的时候婚恋网站也没那么普遍,但是在这边各种相亲网站app四处都是,我周围很多人都在用,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在国内大家都还挺抵触这种blind date(盲约会)的,这边很普遍,也有很多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认识的。另外在国内好像处几次就已经变得很正式了,在这边约会几十次还不是男女朋友的也很多。这边的观念就是婚前怎么date都行,不管同一时间date很多人,还是不同时间date很多人,反正最好多date积攒经验直到遇到一个有火花的人。
对于性呢其实相差挺多的,一般比较开放的30岁左右的人性史从十几个到几十个性伴都很正常,比较保守的人也没有什么处女处男情结,只是对于性比较谨慎。在国内好多姑娘都是守着处女膜有种待价而沽的心态,迎合一些男人们处女更值钱的价值观。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人的身体自己做主,如果性开放也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性保守也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过多被社会价值观绑架失去了自我。因为尽管随波逐流会容易一点,可是压抑自己到最后很容易爆发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