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愤怒之舞》(哈丽特.勒纳)

《愤怒之舞》(哈丽特.勒纳)

作者: 丹思心舞 | 来源:发表于2020-09-01 19:28 被阅读0次

    书名:《愤怒之舞》

    作者:哈丽特·勒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就像圆圈舞,一个舞伴的行为会激发并改变另一方的行为。如果我们改变愤怒的行为,势必会改变舞伴的行为,当舞步沿着好的方向调整,愤怒的情绪也就不再产生。

    本书作者哈丽特·勒纳博士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师,尤其擅长女性心理与家庭关系的治疗,她所带领的女性成长小组帮助了无数的女性发生蜕变,绽放她们的生命光彩。

    本书主要从家庭案例出发,旨在帮助女性改善家庭中的亲密关系。因为作者认为家庭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也是最难相处的。如果我们能从愤怒出发,学会处理家庭中的关系,我们将在处理所有的关系时游刃有余。

    本书将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当愤怒来临时,我们需要辨别愤怒的真正源头,谁又该对这次愤怒负责任;然后学会明确自己的立场,你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这段关系你还想不想继续;最后,从多次相同情形的愤怒中,我们知道了原有的相处模式,学会采用新的模式来相处,并防止旧有的模式再次发挥作用,慢慢使关系向更健康的新模式发展。

    1 辨别源头

    我们先看第一部分:辨别愤怒的源头——到底是什么让我愤怒?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谁又该对这些问题负责任呢?

    作者讲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一天,作者的姐姐来家里看她,因为作者需要买一个不粘的煎锅,两姐妹就一起去逛了百货超市。看到一个感觉还不错的不粘锅,作者便准备买了去收银台结账。这时姐姐却告诉作者这煎锅不好。姐姐的语气特别自信,告诉作者这个煎锅没选对,还针对煎锅的涂层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说明。

    作者在买锅之前并没做相关的研究,所以她并不懂这些。而姐姐,应该也是事先没做准备的。开始作者还很认同姐姐,觉得姐姐懂得真多。可随着姐姐越讲越深,带着自信的、不容置疑的口吻,她开始愤怒了,她完全不想听姐姐的各种理论,直接甩开姐姐,去收银台买下了这口煎锅。

    事实上,后来的使用过程中,这口锅确实如姐姐所说,并不好用。

    可是,姐姐明明是对的,而且是好心替作者分析,作者为什么反而会愤怒呢?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让她愤怒了。作者说,后来她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一起参加愤怒研讨会的同伴听,讲述的时候,她句句都是对姐姐的控诉,觉得姐姐太把自己当回事,太坚持己见,太难相处了。可同伴听完的反应却是,她们确实觉得姐姐很博学,她们很愿意接受姐姐的意见。

    这时作者才反应过来,让她愤怒的原因不是姐姐,而是她自己。为什么姐姐的建议会让她愤怒呢,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原来,姐姐从小就比自己优秀,而自己从小就习惯了听姐姐的,觉得姐姐无所不能。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发现自己跟姐姐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姐姐永远在上面,自己永远处于下风。姐姐的光芒让自己感觉受到了威胁。所以,当姐姐再次散发光芒,显得她很无知时,她愤怒了。

    你看,其实每个愤怒的背后都有原因,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发怒。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表面,没有去探究背后真实的原因。而这,需要我们去仔细地觉察。

    就像作者,通过与研讨会的伙伴讨论,才发现了自己愤怒的真实原因。那,知道了原因,谁该对这个问题负责任呢?是姐姐吗?也许姐姐应该受到指责,因为她的过于强势,伤害了妹妹的自信心。然而,我们能改变别人吗?如果我们不说出来,只是发泄愤怒,姐姐明白是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妹妹吗?

    恐怕不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愤怒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方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就像作者愤怒的并不是姐姐的建议,而是双方都这么大了,自己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咨询师,姐姐依然像小时候一样压着自己,让自己觉得很挫败。

    那怎么办呢?作者说,一段关系其实就像一支圆圈舞,愤怒会让这支舞蹈不和谐。而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找出愤怒是谁的责任,而是,如何突破这支不和谐的舞蹈?

    突破这支舞蹈的最好办法是认识到我们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哪怕是对方有97%的错,我们依然可以控制并改变自己所占的那3%。只要有一方做出改变,就会影响另一方的舞步,从而影响这支舞蹈的进行。

    很多时候,我们试图改变别人,别人却不为所动。而当我们改变自己,别人反而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正如我们常说的:当你变了,你的世界就变了。

    小结一下:一段关系中,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愤怒呢?是对方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期去做;为什么对方达不到我们的预期呢?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习惯了以前的相处模式;那谁该对我们的愤怒负责呢?其实,都应该负责,但,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当我们改变了,对方,其实也会相应地改变。

    2 明确立场

    如何改变?首先要明确立场。怎么让对方明确我们的立场呢?作者说,首先,要放弃无效且有损感情的争吵和指责,冷静下来明确自己当时当刻的感受。比如上文中作者的感受,就是深深的挫败感。

    明白了自己的感受,然后可以清晰地向对方表达出来,并提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实现什么结果。比如作者后来跟姐姐说,因为姐姐的优秀,自己在姐姐面前显得很渺小,这种感觉让她很不舒服。她希望姐姐在自己提出需要前,不要主动给建议。而且,从小享受姐姐的帮助,她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回馈姐姐,也觉得很不舒服,因为她觉得跟姐姐的关系不对等。

    当作者这样做了之后,姐姐的反应是欣然接受了她的想法,而且和她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困扰,并征询作者的意见。这让作者第一次清楚地知道,姐姐其实很在乎自己的看法并乐于接受她的意见。而当作者做出改变,姐姐也做出改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的关系越来越平衡。作者再也不觉得自己是地位低下,下次姐姐再提意见的时候,她也没有愤怒的情绪了。

    这是一个可喜的结果。可是,有些时候,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立场,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却不一定能换来我们想要的结果,怎么办呢?

    书中讲了一个案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天中午,玛吉想让女儿睡个小觉,但是刚把她放到婴儿床里,她就哭闹不止。刚从老家过来看她的母亲很烦躁,把孙女从婴儿床中抱出来,说自己来哄她睡觉。

    玛吉愤怒了,母亲从小就一直干涉自己的事情,现在又在干涉了。但她尽量克制自己的愤怒,从母亲怀中接过女儿,再次把她放回婴儿床。哄好女儿后,玛吉平静地向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当她把女儿放到床上,母亲又将孩子抱出时,她觉得很愤怒。因为自己正在学习如何养育孩子,而妈妈的行为却好像在告诉她,她还不具备做一个母亲的资格。而且,不但否定了自己,还直接扼杀了自己锻炼的机会。

    然后她向母亲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希望妈妈不要过多地干涉自己带孩子,除非自己向妈妈寻求帮助。

    这下,妈妈愤怒了。她觉得自己养大了四个孩子,经验足够丰富了,而女儿居然说不需要自己的帮助,她气得摔门而出。

    玛吉愣了,是向妈妈道歉,继续忍受母亲对自己的指手画脚?还是仍然坚定自己的立场,使母亲与自己的相处模式发生改变呢?

    我们说,向妈妈道歉,继续忍受妈妈的干涉是完全不可取的,这样事情不就回到原点了吗?母亲一次一次地让我们愤怒,一次一次地争吵、指责,事情得不到任何的解决。

    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继续坚定自己的立场,在与母亲维系好感情的情况下使母亲与自己的相处模式发生改变。

    玛吉先去安慰了母亲,谈论母亲感兴趣的话题,等母亲情绪平静下来后,再次与母亲谈论抚养孩子的问题。玛吉坚持自己的立场,向母亲表明,自己希望可以培养独立抚养女儿的能力,希望母亲不要过多干涉,当自己尝试失败,或者需要帮助时,母亲再伸出援手。母亲终于明白,她不是不要自己的建议,而是希望自己能先尝试了,再来寻求妈妈的帮助。

    随着双方更深入的理解,她们的关系也在相互改变中发生变化。玛吉更理解了母亲,她认识到母亲表面上的干涉其实是爱自己的表现,希望能帮到自己。所以当母亲再次干涉时,她没有了以往的愤怒,而是心平气和地与母亲交谈;而母亲也在以后的日子中,尽量克制自己干涉的冲动,先让玛吉独立完成,当玛吉需要时再提供帮助。

    你看,其实大多数时候,发泄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提出自己的需求,才能解决问题。而且在这过程中,随着双方沟通的增多,相互理解会更多,关系也会更亲近。

    以上就是我们第二部分的内容:当我们有了愤怒的情绪后,首先应该放弃无效的争吵和指责,然后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最后,决定是继续忍受对方带来的愤怒,还是通过努力改变情况。当然,我们希望大家不要逃避,选择努力改变现状,也许会使关系更亲密。

    3 建立新的相处模式

    进步的改变,就是建立新的相处模式。怎么建立新的相处模式呢?作者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原有的相处模式,然后尝试去改变,用新的模式去替代旧的,最后,坚守底线,防止关系重回旧模式,从而稳定新的模式。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讲解:一位女士前来咨询,抱怨丈夫不守信,约好时间接送她,总是迟到,或者让她等了半天后,突然告诉她临时有事让她自己打车。她愤怒地说去年一年,发生了三次因为丈夫的拖延,让他们全家的出行受到影响的事。两次是错过了高铁,一次是错过了飞机,浪费了时间,又花了不少的钱改签。她觉得丈夫太不靠谱了。

    可是咨询师的一段话让她懵了:是谁这么支持和配合他的不靠谱的呢?他第一次不靠谱,全家付出了代价;第二次不靠谱,全家又付出了代价;第三次还不靠谱,全家又付出了代价。他这么不靠谱,可是你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信任他呢?

    妻子终于明白:她过于依赖丈夫了。作者说,在我们的关系中,通常呈现两种形式,一种是“功能不足”,一种是“功能过度”,就像跷跷板的两端,如果不能保持平衡,通常就会出问题。

    因为千百年来的传统,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女性从小被教导的就是柔弱、顺从、依赖,这些特质展现得越多,女性在关系中表现得就越是功能不足。而女性越是依赖男性,相对的,男性便主导得更多,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成了“功能过度”的一方。

    明白了这个,我们就知道,该调整我们的相处模式了。比如上面这个妻子,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她改变了,当她再次跟丈夫约好来接她,送她出门时,她就加一句话:六点钟你到家我们就出发,六点钟你没有到家,我马上就约车,你到家了我也不会再坐你的车。

    就是这样一个改变,丈夫的准点率提高了很多。当妻子不再单纯地依赖丈夫时,她的愤怒也缓解了很多。而且在现代这个社会,打到车并不是一件难事。

    所以,想要不再愤怒,首先要搞明白自己是不是功能不足,对方是不是功能过度,当我们调整了相处模式,也许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我们的愤怒也将不再。

    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这么好解决。更多的时候,当我们调整模式时,对方会出现反抗,甚至我们自己,因为习惯了旧的模式,也会出现反抗。作者把这个称作“还原反应”。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莉莎的丈夫里奇从来不做家务,还常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莉莎觉得很愤怒,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决定改变。

    首先,她跟里奇谈了一次话,表达对里奇不做家务的不满,然后提出自己的需求,希望里奇能承担一部分家务。最后她做了两张表,一张是她会继续做的家务,一张是她不会再做的家务,这部分她希望里奇来完成。里奇同意了,并开始承担一些诸如倒垃圾、洗碗之类的家务。

    可是没多久,里奇就懈怠了,他变得比以前更懒。为什么呢?作者说,因为他在反抗,他在做“还原反应”。他希望还原到先前的模式。这时候,莉莎应该坚持,说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

    在这个过程中,莉莎还得提防自己的“还原反应”。比如当里奇做家务时,莉莎不要主动提建议,不要批评里奇做得不够好。一旦批评,提建议,就会打消里奇的积极性,甩手不干,还给莉莎,事情又回到原点。

    所以莉莎一定要坚持住,说好让里奇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管他做得怎么样。除非里奇向自己请教,否则不要插手。另外,也不要心软,看到里奇做家务特别笨拙时,不要觉得是自己给他添加了麻烦,千万不要拿过来自己做,否则,功亏一篑。她只需要在里奇有进步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

    久而久之,里奇能体会到莉莎做家务的辛苦,也能自己主动做家务,而且会做得越来越好。莉莎的问题解决了,愤怒消失了,夫妻关系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们说的最后一点,稳固新的模式。

    通过以上两对夫妻的案例,我们明白了如何通过新的相处模式替代旧的模式,从而缓解我们的愤怒。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不止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等,只要我们明白旧有的模式,找到新的模式去替代,都可以解决让我们愤怒的问题。就像前面提过的玛吉,与母亲的相处也是因为她改变了模式,才解决了她的愤怒,而且让母女关系更亲密。

    总结

    总结一下,本书讲了三个方面:

    当我们想让关系发生改变时,首先要搞清楚原来的关系模式是怎样的,跟医生对症下药一样,我们必须先清楚原来的模式,然后对应地采用新的模式,在这个尝试中,对方,甚至我们自己可能会产生还原反应,这时候一定要坚持住,继续采用新的模式,不断循环、强化,久而久之,关系就稳定在了健康的新的模式,长期困扰我们的愤怒也随之消失,关系更亲密。

    首先,要觉察为什么会愤怒,愤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谁又该对这次愤怒负责任。其实人之所以会愤怒,就是对方没有达到我们的需求,那为什么没有达到我们的需求呢?我们必须找出背后的真实原因。至于谁该对这次愤怒负责任,我们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当我们自己改变了,这支愤怒之舞的步伐就随着改变了。

    当我们知道了愤怒的源头,也知道要自己采取行动来终结愤怒,我们要学会觉察,明确自己的感受,然后清晰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做出选择:如果对方不认可我们的需求,是继续忍受还是做出改变?我们说,最好的方式是做出改变,并因此改变对方的行为。

    最后,要如何改变呢?这里有三个步骤:一、先搞清楚原有的相处模式,因为长期以来的社会以及文化影响,女人一般在关系里是功能不足的一方,好似处于跷跷板的下端;这时我们要学会去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尝试采用新的模式并坚持,对抗对方以及自己无意识中做出的还原反应,让新的模式稳固,使关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愤怒之舞》(哈丽特.勒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ev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