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在七星小鱼号首发)
小时候,大秧歌从正月初六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平常的时候,扭秧歌都是拿扇子和彩带,正月十五的夜里,人们会拿着灯。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来自朋友圈这个灯,一般是用秫秸(高粱杆)做框架,周围糊上彩纸,底部留一个握着的手柄,内部的底端插一根钉子,将蜡烛插在钉子上,顶部敞口。
后来,各种型号以及各种形状的塑料瓶子问世,纸糊的灯笼因其繁琐的制作工序被淘汰。再后来,为了安全方便,也有人将里面的蜡烛换成了干电池和灯泡。
元宵节的夜里,各个村子里,都能听见锣鼓喧天的声音,大大小小的秧歌队伍灯火闪烁,红的绿的,黄的蓝的,上下跳动,让沉寂的夜晚充满活力。
这里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三天都算元宵节,傍晚的时候,男人们带上准备好的蘸过柴油的苞米瓤,去祖先的墓地“送灯”。后来,为了避免明火将野外的杂草点燃,商家开始研究设计了接电池的小灯泡。 元宵节 | 撒灯夜晚时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晚饭过后,各家各户都在院子里,院子外,各条街道“撒灯”。三五块儿蘸过柴油的苞米瓤,点燃,一小堆一小堆的,放眼望去,整个村子都是星光点点。
元宵节 | 撒灯
爱热闹的人扭了十来天的秧歌,有些羞涩的人,尤其是男人,听到锣鼓声就跃跃欲试,却始终没有勇气跟着队伍在“众目睽睽之下”扭来扭去,十五的夜,虽有灯光点点,却依然带着神秘,这些人就在十五的夜里偷偷地插入队伍,尽情地释放跳动的灵魂。看秧歌的人,不仔细看根本就分辨不出谁是谁,
十六,就意味着该踏踏实实工作了,所以,十五的夜,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尽情的嗨! 摄影小白拍摄摄影小白拍摄 摄影小白拍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