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故事,在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美国人的审美还停留在灵动的运动美女身上,比如玛丽莲·梦露。
奥黛丽·赫本却是一个骨瘦如柴的褐发欧洲女性,在当时几乎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直到有一天,她决定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扮演一个迷人的女人。
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漂亮的骨干美女,散发着性感的魅力。在与人交往中,她会进行眼神交流,在表情、体态和细微肢体动作中,都尽量散发出一个性感美女会呈现出的状态。
渐渐地,她扭转了局势,身边开始聚集富翁、经纪人和演员。
赫本的这个故事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并且颠覆了我对“改变”的原有认知。
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必须“有”某些东西,“有”某种能力后,才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最后才会“是”那种人。举个例子,我必须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可以更加流畅高效地与客户沟通,才会取得业务上的精进,从而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这个思维很普遍,我们总会无意识地套用到一切想要有所改变的领域,但它有个很隐秘也很致命的缺陷就是,我们可能会永久地处在“有”某种东西之前的状态,而无法真正开始。
即便是开始行动,去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会因为迟迟无法达到自己臆想中那个想要“有”的状态而最终停止努力。
很多人会陷在这样的一个思维误区里,那就是我“没有”什么能力,所以我做不成什么事情,所以我必须要“有”那样东西,我才可以开始“做”那个事情。
因为这个思维误区的存在,很多人定义自己是一个行动力低的人,或者说自己是拖延症患者,正是陷在了“有——做——是”的思维误区里。
我常常会跟来咨询的小伙伴说,不是因为有了结果才开始,恰恰是开始了才会有结果。
有一个秘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就是创造的过程是按照“是——做——有”的顺序展开的。
首先你要“是”“快乐”(或智慧、或慈悲、或有趣、或优秀)的人,然后从这“是”的境地里去“做”一些事情,不久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会转回来带给你一直想要“有”的东西。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你首先要确立你的存在方式,从当下这一刻开始,挑选你决定释放给世界的情绪、声音、行为,所有这些都是你给世界的一个作用力,反作用力很快会触达到你的身上。
再举一个例子,即便你现在情绪不佳,但如果你决定当下这一刻自己“是”快乐的,那么你可以对着镜子微笑30秒,即使在一开始,那个笑容很勉强,但不管怎样,先坚持30秒钟,你会发现,那个笑容会慢慢由假转化成真,在脸上绽开,快乐的感觉会随之重新回来。
奥黛丽·赫本刚好运用了这个思维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从刚开始扮演一个性感女人,到最后真的变成一个被全世界仰慕的性感女神。
她的故事颠倒了我们惯常的一个范式。
通常创造一个事物的范式是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我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条件,我才能去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我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从这里,我发现范式颠倒过来了。
它的逻辑变成了,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我就从“是”这类人的状态开始去“做”一些事,逐渐地,我就“有”了一些东西,继而我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比如我以前会觉得自己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我首先应该要去学很多东西,然后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之后我才有机会去给这个世界更多的价值。
现在范式颠倒过来,如果我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从扮演或者模仿一个有价值的人会如何行事开始去做一些事情,渐渐地我的价值就堆积出来了。
而且我发现,不断地尽自己所能、随时随地地给这个世界更多价值,你自然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关于价值这一点还想啰嗦几句:
“给价值”这个动作非常关键。只有你有价值,才“给”的出去,所以“给”这个动作本身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毕竟没有价值的人是给不了价值的。
很多人会说,我就是因为没有价值,所以我才给不出去价值啊。那是因为,你对价值的定义太狭隘了。如果你能看到一个人当下的需求,用心的满足那个需求,你的价值就给出去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公下班看到老婆做好了一桌饭菜在等他,如果这个时候老公能够说一句:“老婆辛苦了,回家就可以吃到饭,我觉得很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会满足老婆背后的需求,你也会因为给出价值而真的成为一个好老公,建立一个良好的夫妻关系。
说句老实话,我们总是渴望变成更好的人,但从未思考过如果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还是会和现在一样熬夜刷抖音、没日没夜看剧、不敢接受挑战、随时自我怀疑?
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爱因斯坦说:我们长期重复做一件事,却期待他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起色,那么一定是因为你从未做出新的动作,从未给自己的生命注入全新的“是”和“做”,自然也不会出现新的“有”。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人只活了一天,然后重复了364次。
这样的人生一直被困在原地,困在停止新动作的那一天,然后剩下的生命只是不断重复过去而已。
你需要立刻意识到的就是,从现在开始自我更新,从现在开始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按照那个“是”的状态去做事,经过一段时间,你再来回看你的人生“有”了哪些改变,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最大的难点其实是,即使你知道了这个范式的巨大价值,你依然会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我们强大的身体惯性会推着我们继续做以前的事,说以前的话,掉入旧有的思维误区。
爱因斯坦的那句话,暗含着只要我们做出新的行为,不断累加证明,就会逐渐拥有新的认知系统。
真正有效的方向是从行为入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动起来,只要动起来,就会有体验,无论体验的好坏,通过挖掘这些资源,就会带给你向前走的空间。
面对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做任何预判,用行动一验便知。
这也是我的行动力训练营运用的底层逻辑,用行动去激活一个个体,从行动开始去启动一个人的内驱力,当他动起来,情绪会改变,认知也会自动升级,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你准备好做出改变了吗?
你决定好是“谁”了吗?
你决定向世界释放什么行为?
呈现什么状态?
当你下定决心后,那就去做一些你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