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1、对儿童怎样称赞?教育专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儿童称赞的重点应该放在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上,而非结果上。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时候,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结果是定性的存在,而不代表过程的付出。
反思:一个人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才值得我们称赞。
2、孩子的“成长合力”能够促进孩子自身发展的成长合力包括孩子的主动性、创造力、注意力和发展潜力等要素。我们所主张的动起来,就是追求把孩子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孩子的创造力激发起来,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孩子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
反思:在同样的时间内主动性、集中力等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为什么让孩子先动起来只要能动起来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收获,感受到收获就能够让孩子拥有自豪感,而自豪感就是一个人继续前行的动力,有这个动力就能够继续创造进步,持续不断地进步,就能够获得别人的赞许,有了别人的赞许,他就能赢得尊严,人一旦有了尊严,就会有维护尊严的动力,有了尊严的动力,他就会在各个方面要强,他的灵魂就会被激活,灵魂被激活了,就不会有其他“不学”、“偏激”的问题学生的出现。因此,拯救灵魂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动起来。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表、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而复归就是返回生命的本根,清静即为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才叫智慧。当孩子们因为精神的荒芜而静时,我们需要用动来激活,当灵魂被激活之后,就需要用动而复归到精神富足之后的静,所以,从源起而言,动是为了能静,而静趋归智慧,乃是为了更好地动。
反思: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什么叫心理疲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时,伴随着机体生化反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就会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疲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