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颐和园

作者: 吻过地平线_8781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13:59 被阅读1355次

      昨天,亲友来京旅游,邀请同行,于是冒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来到颐和园,暑热难当,原以为是趟苦差事,孰料园内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凉爽怡人,真真是纳凉去暑的好地方。边走边听导游讲解,那几百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园内的景色优美不消说了,那块败家石真的是慈禧垂帘听政时败家的象征。那块奇石没发现前园子已经修好,发现奇石后,为了把这块奇石放在乐寿堂门前,把门全部砸毁,那时候国库空虚,可西太后却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块巨石运进园子,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啊,弄得民不聊生,清朝不灭才怪呢。

          昆明湖畔的石舫美轮美奂,取名清晏舫,意思是海清河晏,四海升平,谁知却成了清朝的笑柄,想太平不太平,八国联军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现在有人说清朝灭亡是因为此船,因为它浮不起来不能航行,所以清朝才灭亡了。其实,读史的人都知道,是清末皇帝的懦弱无能,西太后的独断专横,穷奢极欲,阻断文明的脚步,才导致列强入侵,民不聊生,大清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才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的。

    游颐和园

                       

    (一)

    颐和园上烈日炎,

    苍松翠柏相顾怜。

    荫深径曲风习习,

    暑热尽除人欢颜。

    游颐和园

    (二)

    松柏亭亭向朝阳,

    浓翠守寒参天上。

    帝王植此盼万代,

    可叹树在朝却亡。

    游颐和园

    (三)

    昆明湖上泛轻舟,

    烟波淼淼画中游。

    八方亭上望八方,

    琼楼玉宇四大洲。

    游颐和园

    (四)

    仁寿殿中寿字多,

    慈禧檀权来误国。

    垂帘听政几十载,

    决策错误遗恨多。

    龙凤位置颠倒放,

    山河飘零花自落。

    戊戌变法惨遭败,

    国破家亡奈若何。

    游颐和园

    (五)

    穿堂绕殿入长廊,

    亭台楼阁遥相望。

    湖光水天共一色,

    雕栏画栋韵致扬。

    游颐和园

    (六)

    金碧辉煌排云殿,

    几分巍峨佛香阁。

    长廊如绸赏美景,

    大戏楼内鼓笙乐。

    雕栏玉砌今犹在,

    当年人事尽消磨。

    昆明湖畔石舫沉,

    败家石前空嗟扼。

    历史如烟俱往矣,

    且听今日太平歌。

                2017.6.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颐和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y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