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漫笔

作者: 冷色的冰 | 来源:发表于2021-09-11 21:06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23】(主题文)

    国人的深层意识中,中秋节无疑是令人神往的。如果真要将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加以比较,中秋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更立体,更具有厚重的内涵。

    节日的诗意,春节的诗味是很浓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温暖的阳光中,人们在一阵阵爆竹声中迎来了新年。春风微拂中,人们满怀喜悦,畅饮美酒。此中的诗意,热烈而浓郁。

    在传统的“清明节”节,诗意也比较明显。“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雨飘飘,路人伤悲;。此中的诗意,浸透浓浓的愁绪。

    农历的七月七,也是一个很富诗意的节日。这个节日,也可称为爱情的节日。牛郎、织女,演绎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感人的爱情故事。每年七月七这天,两人可以相会。节日的诗意中,既有爱情之美,也有离别之恨。

    中秋的诗意,则是独有韵味。这与桂花有关,与圆月有关。

    农历七月下旬,桂树上细小的花蕾就开始探出头,悄悄绽放。就像银铃般的笑声,先是疏落的几声,令人难觅行踪。渐渐花儿们便大胆起来,像一群活泼的孩童,不管不顾地喧闹起来。不管是白色的,还是金黄色的,都铆足劲展现自己的风采。印入人们的眼中,积聚成一树、一地,一片海的白色或金黄;扑入人们鼻孔的,则是远近交织,无边无际的幽香。

    这时候,每每从桂树林边走过,都会有一种醉入花香的痴迷,花树下,米粒大小的落花,缀成一片又一片桂花图,让人生出一种捡拾收藏的冲动。

    桂花“铺垫”出中秋第一层诗意;第二层诗意在哪里?

    在月亮的眼睛里。

    早在桂花开始出场的时候,“残月”就开始酝酿一轮新的圆梦的旅程。进入八月,月儿的歌声从上弦月开始吟唱,一面成长,一面呼应桂花。桂花渐旺,月儿渐圆。跟随着桂花绽放的节奏,月儿从一弯镰月,修炼成半面镜子,至成熟的境界,花正好,月正圆。这时的月亮,正是人们心中的正果。

    中秋的立体性,也在其诗意展现过程中表现出来。

    月亮在上,桂花在下。月光自上而下,金色而朦胧。花香自下而上,沁人而飘忽。月光铺满大地,千里万里,浩瀚无边。花香弥漫空中,千里万里,谁知其界?

    在这苍茫的世界里,月和花融为一体;人在其间,也不过如“天地一沙鸥”。在月色笼盖的世界,一切失去了突兀的轮廓,隐去了白日里咄咄逼人的僵硬,显得柔和而温馨。

    在这满月的光里,团圆的家人可以尽情赏美月,快活吃月饼,酣畅饮佳酿,倾情话离合。无缘相聚的人则只好望月自叹,或花间独酌,或借月抒怀,或低头垂泪。

    古人比不了今人,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由于交通和通讯阻塞,在中秋的节日里,他们大多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通过写信、写诗表达思乡之情,或思人之意。

    所以,我们今天读到的许许多多有关中秋的诗词,它们不仅仅是文字,它们更是一段段凝结的愁绪,风干的思念。这就是中秋的厚重。

    让我们吟诵着苏东坡那首千古绝唱,细品一下中秋之味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齐帆齐微课第6期28天第(23)篇累计(1240字  共计(45690)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秋漫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ba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