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多数孩子看似目标明确——考上好大学,为高考不懈努力。
高考结束后,很多人遗憾没有考上目标的大学,但很少人对选择什么专业有明确的概念。
大学毕业后,更多人对于“我想干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片茫然。
所谓谁的青春不迷茫,故事总是格外相似。
为什么我们拼命考上大学,最终却并不清楚这一切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所在?
回到那个目标清晰的高中时代,青春少年的孩子们是否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读书?为了高考吗?其实高考只是一个工具。
考大学是个人成长的优质途径,是获得诸多社会认可的通道和工具,高考是进入大学的门槛,一个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学历、获得知识、获得视野、获得可能性。
而学习本身,是一件终身的事情,你可以学以致用,你可以以学为乐。所有优秀的人都是保持持续学习、终身成长。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深知这些,所以我们会要求孩子这么做,我100%确定这是对的。然而,有多少家长耐心地告知和引导孩子理解这些呢?
我是为你好,听我的没错,你不要偷懒,学习成绩下降爸爸妈妈会生气,考出好成绩爸爸妈妈会高兴会表扬你。
对于教育而言,这是一条比较容易走的路,因为孩子还小,还必须依赖父母,他们害怕爸爸妈妈生气,害怕失去爸爸妈妈的爱,所以生气可以换来孩子的顺从(即听话)。
事实上,我们在利用孩子对我们依赖和需要,用生气、惩罚或者奖励、表扬控制孩子。孩子听话不是因为他觉得那件事值得做或者他喜欢,而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认可。
久而久之,孩子不再关注学习这件事本身,而是出于让父母满意的心态去努力学习。学习,是一种任务,是一种交换,却始终不是一种乐趣,一种使命,一种内心的呼唤。
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不容易完成、或出色完成任务。最先发现这一结果的科学家们对此颇感意外,他们本以为对高成就施以某种形式的刺激会激发人们做得更好,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例如,研究已经反复证明,如果不用A作为评价奖励,所有同等条件的学生都会倾向于更好的学习。与此同时,惩罚也与奖励一样,永远都不会帮助某人对某项任务或行为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了报酬或威胁,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理由。
那么,难走的路是什么?——想办法激发孩子的热爱和兴趣,向孩子灌输学习的价值。
当你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做完20道题,他会听你的,可是他会不会主动去做第21道,会不会探索更多的解题方法呢?他不会,他恨不得赶紧交作业完事儿。
但是如果你跟他讲数学家的趣味故事,陪伴他一起体会探索和寻找答案的快乐,他也许会觉得学数学是快乐的。
如果你陪他看有趣的英文故事,和他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他也许会为了自己看故事而热爱英语学习。
如果你引导他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并赞美他的想象力,也许这孩子就变成了一个爱写作的文艺青年。
如果你给他讲述前辈们的不一样的学习成长故事,孩子也许就懵懂地感受到了学习的方向和价值。
这条路的难走之处在于,这些方法也许有用,也许没有用,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不一样。它没有像批评和奖励那样简单统一的套路,它会是一场无尽的探索。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条件养育》可以说是一本提出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书,但我认为它依然值得一看。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和一种可能性。
同样的,我们在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质时,又是如何做的?几乎所有公共区域都要求“不乱扔果皮纸屑”,多数家长以成人的思维认为,这就是非常自然的本该这样,有多少家长会对孩子说:“如果我们所有人都乱扔垃圾,那我们就没有这么美丽的公园啦,我们会走在脏脏的、臭臭的垃圾堆里哦!地上的所有垃圾都需要环卫工人来打扫的,垃圾越多他们就越辛苦,可能都没时间送他家小朋友去上学呢,小朋友多孤单啊……”
而当我们习惯性的使用批评和惩罚的方式,使孩子明白这个不能做,那个必须做。从而,不乱扔果皮纸屑,要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要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等等等等,在孩子的心里,都会变成一种规矩,而不是价值观。
而如果,我们选择去春风化雨地灌输真正的价值观,那将需要极大的耐心、极大的智慧甚至极大的体力,这是更难走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