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川如画,美丽校园。
通化县西南之隅,与辽宁省桓仁县交界的岗山之下,在依山傍水之处,有一文明之所、清静之地,这便是被当地群众誉为“人才成长的摇篮”的通化县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大川学校。
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1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80平方米,下设一个村小教学点——城墙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72人,学生415名,设有微机室、体育训练室、音乐活动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设施装备齐全。另外校园景色怡人,美丽如画,曾获得省级绿色校园等多项荣誉。
2019年1月15日,教育局下发了《关于组织中小学参加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通知》的红头文件,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专门召开了2019年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运行与实施会议,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并依据学校现有课程的不足制订了互加课表,弥补了学校缺乏专职专任教师的短板,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与效果。
二、积极参与,奋力前行。
自去年起,我校多名教师参与了青椒计划的学习,其中王晓明、张吉庆、刘媛春三位教师学习认真,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作业打卡和简书的撰写,被评为“超级学霸”,并获得了优秀学员的殊荣。
今年春季,我校又有12名教师参与了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学科涉及广泛,有长洲音乐、快乐音乐、快乐书法、外教英语、韵律舞蹈、彩虹花晨读、山里红美术、夏加儿美术等8门课程,不但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还使得孩子们快乐成长,收获了新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参与青椒计划与互加计划的过程中,我校王晓明、张吉庆老师被选为青椒分科学习助教,李广利老师选为通化县互加计划助教,另外张吉庆老师也参与了百名微认证的展示,可谓硕果累累。
三、播种希望,收获成长。
我校在本学期的公益课程之中,参与累计199学时,各种打卡作业200余篇,所有教师都被评选为月优秀助学与优秀简书作者。
期间,我校助学教师精心设计板报,带领学生上麦展示,及时进行作业打卡、撰写简书,指导学生完成诗配画作品,用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视频记录了孩子们的精彩瞬间与成长过程,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资源。
通过互加计划课程中的《夏加儿美术》与《山里红美术》,学生们创作了800余份美术作品,经过张贴与展览之后,不仅美化了教室,而且还增添了学校的艺术气息;通过《长洲音乐》和《快乐音乐》,我校组建了校园童声合唱团,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另外,闫玫晓老师通过参加《外教英语》课程,实现了全英式教学;姜泓玉、王晓明老师参与的《快乐书法》课,保存了学生书法作品300余份,使得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刘媛春老师参与的《韵律舞蹈》,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毅力,也极大的加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城墙小学的于春辉老师,则是带领着孩子们畅游在《彩虹花晨读》的海洋里,令孩子们的朗读能力得到长足的改善与提高。
这些优异的成果,带给我们极大的鼓舞,也是给参与互加计划教师们的一个肯定,使他们更加坚定了上好网络课程的决心。通过双师课程,我们不仅弥补了村小的不足之处,而且还让乡村的孩子们接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让乡村学校变得洋气、高大尚起来。
四、思索当前,展望未来。
“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催生了乡村课堂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搭起了乡村与城市"共享教育"的快车道,这是一次互联网+教育的创新行动!通过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张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课表,破解乡村学校教师不足、课程匮乏、教学缺乏活力的难题。
村小和教学点的孩子们在没有围墙的网络课堂里不仅可以参加彩虹花晨读,而且可以上科学、书法、外教英语、KT足球、生命教育等课程,山里娃有了全国各地的同学,变得更好奇、更兴奋、更开朗、更乐学,他们心中有了诗和远方。这种网络直播课堂让乡村教师找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坚定了我们振兴乡村教育的信心。
脚步不曾到达的地方,网络率先抵达。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学生对网络直播课程充满好奇,渴望在线分享、表达、传播,当互加课程把乡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学生无缝对接后,他们组成新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参与、体验、合作和分享中让学习真正发生了。
互加计划向乡村教育的深井下打了光,放下梯子,让长期困于井里的师生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光明和未来,唤醒师生转变教与学方式、推动乡村教育变革的责任心,它给乡村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正在悄然推动一场“乡村教育革命”。
科技赋能教育,正在开启教育扶智的全新篇章。“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之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通过互加计划的兴起实施,足以引发每一位教育人的深度思考,新时代我们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重新思考学校、学生、教师、课程,重新思考知识、技术、空间、场景、方式,重新思考教育……”(节选自李彩霞主任《“5+9”组团抢麦引发的思考》)
在下一步的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当中,我们会紧跟前沿教育的步伐,将互加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建设多元化校园,开设更多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色课程。另外,我们还会更新升级教学设备,建立专门的互加课程活动教室,争取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高效教师队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