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经验事实就是直接的观察结果。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即人们坚信不疑的观点,看起来是经验事实,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基于某个人的世界观。
2.一般来说,对某个特定的理论,存在一系列相关事实,这个理论应该能够对这些事实进行解释和预言。
但是,要构建一个理论来准确预言和解释所有事实被证明是非常困难的。
3.人们直接观察到,恒星的亮点以一种可预测的模式运动,而这个经验事实早在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开始之前就已被发现了。
4.我们称为行星的5个亮点,它们相对于恒星的位置会发生偏移,而且在不同时间点,亮度也有高有低。
所有的行星都有逆行运动,尽管逆行的间隔并不完全相同。
5.惯性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7世纪前运动定律:正在运动的物体都会停下来,除非有外界因素使其保持运动。
6.要充分理解一个运动,就需要理解这个运动的来源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使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一定是本身不运动的运动来源。
7.亚里士多德指出过:“天空是一个完美的地方”。在天空中,特别而美妙的物体以一种不变的、不断重复的模式在运动,几百万年来都没有发生变化。
8.古希腊人有一种称为“无意识的渴望”的概念。我更喜欢将这个概念理解成一种自然的、内在的、目标导向的趋势。
“神明”为天体提供了运动的来源,因为天体对它们有所渴望。天体沿正圆轨道,以统一不变的速度运动,是出于对完美神明进行模仿的渴望。
亚里士多德认为神明是某种学术完美,他的神明一点宗教意味都没有,向这些神明祈祷毫无意义。
9.从现在回过头去看,正圆事实和匀速运动事实是哲学性/概念性“事实”,是看起来像经验事实,但后来被证明更多的是深深植根于当时那个世界观体系的观点。
10.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观,需要很多人发挥聪明才智、花费很长时间、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实现。
一行精华:
要构建一个理论来准确预言和解释所有事实被证明是非常困难的。
正圆事实和匀速运动事实被证明更多的是深深植根于当时那个世界观体系的观点。
触动,反思,改变:
面对同一个经验事实,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然后去指导自己今后的人生选择。这个过程,就是世界观对我们每个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
根据大量心理学研究,每个人的世界观,其核心拼图,基本都是在儿童时代形成的。成年后要调整自己的核心拼图,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觉悟的。因为这相当于重启人生了。
而儿童时期,普通个体的世界观形成,基本是受当时社会整体主流世界观所影响的,因为幼年个体没有能力独立地形成自己的大量核心拼图。
因此这样设身处地想想,能够提出不同于主流世界观的新思想,确实不是凡人能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