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翟
墨子提出了“素丝说”。( 墨子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有一次他见染丝而颇有感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墨子反对命定论,认为教育能够改变人。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兼士”。(“ 吾闻为高士於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於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提倡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科技思维训练;辩论术(察类明故);三表法。(三表法是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判断是非真假的一种标准。三表分别是: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提出教学要主动(强说人、行说人);提出“三知法”(说知、闻知、行知);述而又作
墨子解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创者(“察类明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