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旅行历史有意思
跟着《兰亭集序》,去看看王羲之最爱的兰亭

跟着《兰亭集序》,去看看王羲之最爱的兰亭

作者: 不精致女孩6677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23:25 被阅读14次

    今天小雨绵绵,为我们外出游玩无形中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阴云。原以为这一次的兰亭之行会因为雨天而大打折扣,但万万没想到——打着伞的旅行,却意外地发现了兰亭之美。

    兰亭

    绵绵阴雨中的兰亭,也许是因为毛毛雨的缘故,在青山的环抱之下,使得山脚下的兰亭被一阵阵云烟缭绕,仿佛感觉自己身处在仙境之中一般美妙。

    兰亭,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兰亭集序》,我们读书时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还记得吗?《兰亭集序》,如果你忘了那篇课文,那天下第一行书的美名一定不会忘,第一句“永和九年”的这个年份一定不会忘,它背后的创作者——王羲之的名字一定不会忘。

    是的,因为王羲之,才发现了兰亭的美丽景色;为了纪念王羲之,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兰亭风景区。

    鹅池碑亭

    鹅池碑亭,上刻“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合笔,“鹅”字是王羲之写的,“池”字是王献之写的,故肥瘦有别。据说,是因为王羲之爱鹅,所以有了鹅池碑亭,于是在边上凿了个池塘,又在池塘里养了一群鹅。所以我们全程的游览,鹅鹅鹅的声音无处不在。

    鹅池

    王羲之爱鹅这一点,我们确实在最后一站的兰亭书法博物馆中见识到了。里面的食盒、瓷板画、青花瓷都配上了“羲之爱鹅”、“羲之戏鹅”之类的图画,简直就是无处不在。突然在想,如果王羲之能够遇见骆宾王,应该会爱极了这个七岁就创作了《鹅鹅鹅》的才子吧。

    “羲之戏鹅”

    临池十八缸,是每一个书法练习者、爱好者都应该熟知的故事了。临池十八缸前的石碑上,那个大大的“太”字时刻告诫我们十八缸练习的重要性。

    临池十八缸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一天,小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

    “那五年呢?”母亲又摇摇头。小献之急了,冲着母亲问:“那您说究竟要多久?”

    “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小献之一回头,发现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说道。

    勤学苦练

    王献之心中不服,咬牙又练了5年,把练好的字一大堆全部拿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料,父亲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直到翻到一个“大”字,父亲的脸上露出了较满意的表情,同时随手在“大”字下点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小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不服气,又将全部这沓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听了母亲的话后,小献之回去下定决心练完了十八缸水。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在练尽了十八缸水后,小献之的书法突飞猛进,继父亲之后也成了一代书法家。

    乾隆《兰亭即事》

    御碑亭,见证了一对爷孙俩对江南的热爱。康熙帝喜欢下江南,来了江南六次,在兰亭时临摹了《兰亭集序》(这也是我认为在兰亭风景区里所有的《兰亭集序》临摹作品中书写得最好的一幅,帝王不愧是帝王啊,绝对不是拍马屁)。

    康熙《兰亭集序》

    乾隆极其崇拜这个皇帝爷爷,爷爷的旅行基因完完全全遗传到了他的身上,于是也效仿爷爷六下江南。在兰亭留下了《兰亭即事》。两幅作品,一幅刻于阳面,一幅刻于阴面,祖孙皇帝手迹同处一碑,实属罕见。

    行走在幽幽兰亭古道,何时再相逢,你我再续一段情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兰亭集序》,去看看王羲之最爱的兰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t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