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婚姻育儿教育
让我该怎样配合你演戏?

让我该怎样配合你演戏?

作者: 瑾大妞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18:39 被阅读0次

带着多多走街串巷,狭小的巷子尽头有一户人家,别致的二层小楼,大门装饰的也十分精致,门口有一些绿植。看起来主人家很懂生活情趣,而且在闹市的巷子里住,更是充满神秘感。

这时院子里突然传出一阵吵闹声,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女孩冲了出来,穿着很漂亮的公主裙,搭配着一件粉色衬衣,两条辫子垂下来,依在门框上,面露难色。

我不禁心生怜悯,哎呦,这么精致可爱的小姑娘,谁要欺负她呢?

再往前一走,只见女孩的父亲严厉的说教:“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别人给你的东西,就这样扔了,你好好冷静想想?”

再往院外地上一看,是的,有三五个散落的桑椹。

在这个男士依旧说教的情势下,小姑娘委屈的转身走上楼梯,头也不回。

女孩的父亲呵斥:“你给我下来!你搞什么!你快给我下来!我讲的你听不到是吗?下来!”

此刻不知道是巷子深邃透露的不安全感,还是这位男士呵斥的声音过于凶狠,多多紧张的抱住我要离开这个地方。

我抱着孩子,转身离开,身后呵斥声依旧:“别人给你的东西你就扔啊,你必须给捡回来,现在就去捡,我数一二三,你把所有的桑椹都捡回”。

小姑娘佯佯的,但还是十分顺从的去捡了,我回头去看时,她已经捡了好几颗了。

女孩父亲这时突然怒吼:“我让你捡,你就捡快点,我数了一二三(语速特别快),好了你没机会了,在外面呆着吧”,说着重重的铁门哐当关上。

小女孩手捧着捡到的最后一颗桑椹,连反应都来不及,直接被铁门声惊到,她趴着门仰着头哭了起来,手里依然牢牢握住桑椹。和她之前的倔强和委屈不同,这次的哭充满着愤怒和崩溃。

让我该怎样配合你演戏?

而我也在最后的撇见中,带着多多拐到另个出口了。

头脑中一直闪的一个念头就是:你让我做我都去做了,你还不满意,你要我怎么办啊?

我不知道事情的全貌和前因后果。我还看到院子里有个默默不吱声的爷爷,洗着盆;有个小男孩,面貌上看应该是二宝,杵在院子里看着爸爸训斥姐姐。

回到当时的情境里,去看看父亲和女儿的对话。父亲因为女儿扔了桑椹非常生气,小姑娘也倔强直接转身上楼准备逃开。

父亲一看,好啊,你挑战我的权威,我说的道理你不听,看我不好好管教你!小姑娘还在在呵斥下走下楼梯,虽是不情愿还是乖乖去捡桑椹了,没想到父亲来个加速惩罚的流程,没等到捡完,就关上了门。

我能理解这个爸爸在那个情境下的心情,扔桑椹行为确实不太礼貌。爸爸带着个眼镜,装扮得书生气十足,训斥过程中也没有脏话,也算是个斯文人。而且从小姑娘头也不回的上楼梯,就知道这种挑战爸爸权威的事时有发生。最后的那个通过数数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检验她是否真的承认错误,其实很多家长都在用。只是这招用的显得忒幼稚,充满着赌气的意味。好似在说我就是要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但更多的从小女孩的角度来说,我是能体会到她的绝望的。

“我已经捡了,我也知道我做的不对了,至少你让我捡完回家再说啊。”

“可是为什么要关门,爸爸?我哪里做错了?我难道一点自己的小情绪也不能有吗?”

“你不让我回家,把我一个人丢在外面我好害怕啊!”

“爸爸,你让我冷静想想,我就选择一个人呆会了。你让我捡桑椹,我就去捡了。这些明明都是你让我做的,为什么还要冷落我?”

偶遇的一个亲子冲突事件,让我联想到很多咨询中的事,他人或是自己,真的是当局者迷。很多时候孩子就像个演员,配合着你的戏路演戏,可是你却是个无常的导演,让孩子无所适从。

“大宝贝,你真能干,会唱这么多歌呢?妈妈好喜欢听你唱歌!”

“能不能别唱了,很吵人的,我现在要工作!”


“你看动画片吧,今晚就别睡觉了,我看你能看到什么时候?”

“我让你看你就看啊,听不懂好赖话是吧?都几点了,还不睡觉,想整死我吗?”


“孩子哭是没有关系的,你想哭就哭,我会陪着你的”

“哭什么,一个男孩子整天哼哼唧唧的,你知不知道你这样我很不喜欢啊”


“你这次出门别给我丢人啊,不要咋咋呼呼的,像个淑女样子,乖乖的坐着吃饭就行”

“你看看,人家谁谁问啥都能答上来,还比你小呢,你呢,像个木桩似的,平时的小神气呢?”


“字错了是吧?我来教你,一撇一捺这样写,知道了吗?错了多写几遍就好了”

“我说了多少次了,要这样写要这样写,你猪脑子吗?总记不住!”


此刻如果你是孩子,你想说什么?

“爸爸妈妈,求求你们饶了我吧,我已经被绕晕了,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此刻我耳边也想起了薛之谦的《演员》: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别逼一个最爱你的人即兴表演,是因为爱你我才选择表演这种成全。

回到偶遇事件中,我们不会一边倒的去指责爸爸,他是在就事论事,而且本意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也不会完全的去袒护小女孩,她桑椹也好,转头上楼梯也好,看得出来在家里还比较任性,也说明情绪安全。爸爸平时的时候一定是个温和的父亲角色。

可是大部分的育儿冲突、孩子挑战就在这。好的时候巴不得捧在手心,恶的时候巴不得甩在身后。

读书会里有个妈妈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的困惑。我不敢做慈母,因为慈母多败儿;我也不敢做虎妈,我怕孩子在高压下变得很怂。

孩子最怕的就是这种反复。这段时间能够做到百分百的完美妈妈,无论你怎么任性,我都能够接纳。下段时间呢,却因为一些小事,变得异常苛刻,不问由头就指责说教。

我们的犹豫孩子也会感知到,原来父母的回应是不稳定、不可预期的。那我到底怎样做,才能是被爱的。因为我们自身的不稳定,让孩子没有边界感,困惑和不安萦绕心头,他也会不断的去触碰去试探你的底线到底在哪。

阿德勒告诉我们孩子行为的目的是获得归属感和存在感。

所以在这样的期待下,孩子也会通过粘人和控制来确定你是否还在意他,是否还爱他。父母的不稳定也会造成孩子的反复无常。

小女孩趴门大哭的愤怒和被抛弃感,让我再次想到我诸多来做情感咨询的来访者。他们终其一生也在找自己的安全感,可是他们习惯用愤怒、焦虑、冷漠、疏离等表面情绪来表达内心对于安全感和被关注的诉求。

好的伴侣能够稳定的包容接纳满足,可是大部分伴侣都会被这种负性情绪干扰。“到底要做什么?怎么这么难哄,真的好累,怎么这么作,这么喜怒无常,不去演戏可惜了。”

是啊,这样的演员背后的导演正是他们无常的父母啊。

说到这又让我想起科胡特的一句话:父母亲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了什么更加重要。父母亲人格稳定比他们做什么更重要。

正面管教告诉我们要不骄纵不惩罚,做和善而坚定的父母。
精神分析告诉我们要不带深情的诱惑,不含敌意的坚决。
华德福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一部分,要做到温柔而坚定

不管是哪个理论体系,都在传达这样的理念:爱和界限并行。爱是无条件的养育,界限是有规则的约束。能够做到这些的首先需要的是父母自己的稳定和平衡。

后记:当然我自己也是在反复无常里不断找到自己的平衡,看书学习从来没有放松警惕,但我觉得成长还需要不断的觉察和自省。我们必须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经过一个练习吸收的过程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高烧第二天的清晨我写下这篇文章,带着对更好自己的期待,也给虚弱的身体赋予更多的能量。早安,假期!

相关文章

  • 让我该怎样配合你演戏?

    带着多多走街串巷,狭小的巷子尽头有一户人家,别致的二层小楼,大门装饰的也十分精致,门口有一些绿植。看起来主人家很懂...

  • 狗年大吉

    请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配合你演戏!

  • 三分食物饮食法——助你做自己的营养师

    三分食物饮食法——助你做自己的营养师 今天我该吃什么?怎样搭配合适?我想减肥该怎样吃?生病了又如何让饮食助我早日康...

  • 日日自新Day4

    今天这段话说的是,一位成功领导人该拥有的品质。我认为一次成功的领导,必定离不开整个团队的配合。这让我想到一次导演戏...

  • 戏//叁善万物

    戏 该演的要演 戏 该散的要散 戏里戏外都是戏 有的是真情演戏 有的是虚情演戏 戏有多长 命就多长 你在演戏 ...

  • 不道听途说,不随波逐流。无论谁变成怎样,没有用你的没有与你联系的不用费尽心思配合他人步调,该如何该取舍你应懂,也该...

  • 爱之歌

    爱之歌 诗/里尔克 我该怎样抑制我的灵魂,不让它 触动你的灵魂?我该怎样让它 越过你趋向别的事物? 啊,我多想替它...

  • 那又怎样?

    看着你运动,看着你喝酒…… 装着彼此并不熟识 我该怎么办 你说人生就是演戏, 可我真的不怎么会演戏! 或者说你一直...

  • 申智配合演戏

    文姬和申志一起吃饭回来时,在家门口遇见了曾祖父和亲戚们。不过,曾祖父并不知道敏勇和申志离婚的事,还十分高兴地让申志...

  • “我该怎样把你记住”

    “我在山的这头 你在山的那头 我大声呼唤着你的名字 而你早已不在 我该怎样想念你 我该怎样记住你 我该怎样忘记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我该怎样配合你演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tt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