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的甲骨文左部下方是一位面朝左跽坐的女子,上方是散开的长发,右上部是一只右手,即“又”字,像是用手在梳理头发。陈政先生在《字源谈趣》中认为:“在我国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时,便要举行一种隆重的仪式,亲友群集,由家长把她的头发用笄梳挽起来,戴上花饰,以盘发插笄来表示这女子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为人妻了。”我国有许多地方把未成年的女子称“丫头”,在古时候,“丫头”的真正意思是指女子的一种头发梳理样式,头发被分别梳成左右对称的双髻翘在头顶上,就像是个分叉的“丫”字。到了及笄之年,头发要盘起来,再用笄束发,初婚夫妻叫结发夫妻。金文中手伸进了头发之中,更像女子结发插簪,准备出嫁的样子。小篆中的头饰简化为三叉形,隶书则将手形中弯下的手臂变为一横,楷书的写法相承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