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博诺中国王琼 王琼工作室 输出的力量
解码思维:让心田连接,让智慧共创。你好,我是王琼,德博诺中国的首席讲师。这一讲我和你分享的是:思维与感知。
——1——
你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真的是所见即所得吗?看看下面的两幅图:第一幅,盯着中间的白点;然后看看第二幅图。你觉得左边和右边的颜色一样吗?
你是不是觉得左边的颜色深一些,右边的浅一些呀?其实,两幅图的颜色是一样的,它们是复制粘贴的结果。只不过,我们看到的颜色实际上是我们感知到的,这是因为绿红色在大脑当中为我们补色的缘故。
再看看下面的图片,你觉得是三根棍子?还是四根?
所见并非所得。而是我们能感知到的,才是我们能得到的。感知是我们通过看、听、触、嗅等方式,获取外界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它是我们头脑里进行的思考,为大脑的推导和处理过程提供的元素。不过,需要提醒一点,如果我们的感知不充分,那么无论推导和处理的过程是多么好,结果将仍然是错误和无效的。
德博诺博士也说过:“大脑只会看到它准备看到的东西。”光看,不经过思考,就容易盲从。所见并不代表所得,而思考则有助于加工各种各样感知的素材,助力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2——
思维与感知
感知是人类的本能,思考中的感知可以自然而然的产生。但我们的思考,大多数并不如自己想象得那么“深思熟虑”,而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心里就已经有了基于经验或喜好的“判断”,并会根据判断寻找有利的、支持性的证据。然而,过去的经验未必能够准确判断未来的事情,个人的喜好也很容易让团队为此付出代价。真正的思考应该是在工具的帮助下,对于所得到的丰富素材做扎实分析,充分思考每一个细节,尽量避免受个人经验和喜好的影响。
在系统思维中,有三个步骤非常有用:第一个是设计,就是说如何去设计你要做的决定;第二个是创造;第三个是决策。如果希望我们在思考时更有力量,更有效果,那就要求我们从更广阔的维度,深入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为决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素材,整理思路,完善思考角度,综合有效地运用到现实工作中,为思考、决策和行动树立信心。用感知探索世界,用思维工具指引,周全地做出计划和判断,在行动前学会使用思维的工具做出正确决策。
其实,我们在思考中缺乏的是章法,或百思不得其解,或优柔寡断,导致了缺乏有效的结果和思考的质量。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在问题面前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在我们能凭借本能就理清问题关键从而采取正确行动之前,有正确的方法思考,就显得更为重要。俗话说:“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强调思考在先,行动在后。
在家庭、企业的管理中都需要高效的思考和决策。不过,很多时候,人们依靠直觉去做判断,或者依靠批判性思维。当人们的固有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容易看缺点,看东西也可能首先会想到不利因素。然而,如果没有思考,没有探索和发现价值的过程,那么思考和决策带来改变的可能性几乎很小。
——3——
提升=成功方法X大量刻意训练
感知是经验、直觉,因人而异。没有工具的指引,思考散乱,而我们希望看到智慧,它是直接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宽度与改变。运用系统思维的工具可以使我们专注于广度、深度的细节,把注意力引向更需要思考的范围内,探索和训练我们的洞察和分析能力。
如果要让感知有力量,就必须有系统和深入的思考,最大化地提高思考效率,最经济地思考问题。它们就像是路标,指引我们;也像飞机和汽车上的仪表盘,让我们快速读取参数,为接下来的方向性决策和行动服务。
不过,如同木匠习得手艺,运用思维工具也需要勤于练习,坚定信念,最终才能熟能生巧,形成本能,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某一个或几个工具。思维的探索之旅不在于寻求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发现风景的眼睛。感知的力量可以弥补逻辑的偏差,破除决策障碍,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能够更全面、更客观、更创新。提升等于找到成功的方法,然后乘以大量的刻意训练,这样,才能让感知和思考更有力量。
思维的质量决定未来的质量。
文章:王参谋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王琼工作室 输出的力量
王参谋i+1
总能让你进步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