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有爱的小姑娘赏我一颗糖,甜到忧伤。
江南烟雨里的春天,一切都是那么迟缓,让人只想慵懒地坐在空调下,虚度时光。
最近看辛夷坞的小说集,总也看不下去。这个时代的小说作者们,能想出最离奇的故事背景,杜撰出最打动人的桥段,却缺乏可以细细品味的细节。
张爱玲的小说里充斥着似乎与情节无关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回味悠长,无限怅惘。
我住的地方,每到傍晚,总有一个男人在叫卖粽子,拉长了的“卖…粽子…嘞…”每每使我想起《十八春》里,有过这样一段描写:“每到这黄昏时候,总有一个卖蘑菇豆腐干的,到这条弄堂里来叫卖。每天一定要来一趟的。现在就又听见那苍老的呼声:豆……干!五香蘑菇豆……干!世钧笑道:这人倒真的是风雨无阻。曼桢道:嗳,从来没有一天不来的。不过他的豆腐干并不怎么好吃。我们吃过一次。他们在沉默中听见那苍老的呼声渐渐远去。这一天的光阴也跟着那呼声一同消逝了。这卖豆腐干的简直就是时间老人。”
卖粽子的叫卖一次,我便想起世钧和曼桢一次,那种怅惘,挥之不去。
快消时代的文学作品,少了太多意味,少了太多的感同身受,食之无味。
网友评论